14(1/2)

    14

    班时间充裕吗,还是约在周末吧,吃完饭还能看场电影。

    廖玲的声音穿过一片腾腾的蒸气扑面而来,听得人意识往后退。

    单公寓的厨房设在玄关来的走廊上,空间不大,只能容纳一个人转的宽距。

    拨开雾蒙蒙的蒸气,翻粥咕噜生动,顾希安搅拌着粥底以防粘锅,一时间忘了回答。

    怎么没声音了,在听吗?

    尝过咸淡后,她放汤匙,盖上锅盖将火调至最小火,尔后拿起手机。

    在听。

    约周末吧。廖玲追问了一遍。

    嗯。顾希安回得轻淡,兴致并不大。

    廖玲听几分随意,不免多念了几句:这回是你中班主任牵的线,她亲自来说,应该是错不了。对方也是在大的,知知底

    徐老师?答案太人意料,顾希安惊讶反问。

    是啊,见面和人好好聊,记住了。

    徐燕群是城一中的数学老师,也是顾希安中三年的班主任。

    那两年过得并不容易,贫穷,无妄之灾,隔三差五总有人上门债,亲友避之不及,坏消息一件接着一件,每天每天都是无休止的唉声和叹气,从焦急到绝望到麻木,最后,就连以最分考京南大学都没什么可兴的,反而变成了负担。

    考结束后,学生时代唯一一段被允许胡挥霍的时光,唱K,漫画,游戏,毕业旅行,不分昼夜。在别人尽享受的时候,学费还没有着落的人奔波于茶店和商业区传单,每周还要分一个午去当家教。忙碌,疲惫,无法息,用尽全力消耗着每一秒,这就是顾希安的三暑假。

    祸不单行,这句话准得令人害怕。

    去银行汇款的路上遭遇抢劫,那是她两个月拼了命攒的学费,没了,全没了。最后一分希望被碾碎了扬风里夏夜的晚风里,伸手,什么都没抓住。

    最后,是班主任徐燕群登门拜访,以学校的名义将助学金到她手上。

    ///

    廖玲的预防针打得及时。

    一改先前的糊对待,顾希安认认真真将对方的资料看了一遍。

    徐辉,二十八岁,也曾就读于城一中,现是一家婚庆公司的销售总监。

    年纪算,应该和自己是同届,顾希安仔细回想着,又实在没什么印象。

    见面地约在市中心的一家小型书吧,藏匿在住宅区里的底层铺面,毗邻中央商业街,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为路痴的自觉,顾希安在约定时间里预留了半小时的空余,以为会绕很久,没想到奇的顺利。

    意料中的,是她早到了。

    推门而,玄关的迎客风铃敲轻盈的瓷玻璃声。

    前台一个脑袋,学生气很的脸,笑起来,圆鼓的脸颊上凹两个酒窝,是很甜了。

    迎光临,音同样悦耳,女孩问,请问有预约吗。

    顾希安摇

    抱歉,店座位有限,今天后面的时段已经约满了。

    环顾四周,格局布置大多让给了书柜,只有两个四人位,挨着窗边,桌椅边角整齐放着几摞书。一个灰白发的老人手握着放大镜逐字逐句看着手中的书,其余一张虽是空着,桌面却放上了已预定的桌牌。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