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2/2)

    谢青旬归来当日,谢青匀直接罢了早朝,也不许底人跟着,自个儿天不亮便跑去,与霍云收各站一边,宛如两尊门神一般,可直至日西沉也未见车辘辘而来,只有纪予回牵着缓缓走近,面对两灼灼的目光,他跪对谢青匀恭敬:“禀陛,齐家车驾已归府,楚王殿连日来风尘仆仆,先往小月山行去了,说要泡泡汤泉方归。”

    小阿旬坐上齐家车动前往会稽的当日,谢青匀不曾去门相送,只是坐在思贤殿里一本本批着奏章,直至纪予回的副手庾直归来复命,方听天因一日米未而有些嘶哑的声音:“走了吗?”

    “回陛,楚王殿的车驾已了皇城了,齐老夫人说,待殿十六岁生辰一过,便即刻送他回来。”

    谢青匀的目光越过面前的紫檀嵌黄杨木雕云龙宝座屏风,手搁在密实的竹帘上,到其上附着的几滴有些凉意的珠,一路赶来沸腾的血倏地哑了气势。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

    谢青匀当即接过纪予回缰绳翻:“朕去小月山找阿旬。”

    霍云收未回,只是挥挥手,边走边扬声笑:“近在咫尺,自有相见之时。”

    后殿无人侍候,谢青旬并未灯,只摆了五六个烛台,烛光与汤泉蒸腾而起的汽勾勾缠缠,氤氲一片暧昧。

    而霍云收,他八年前倒真想同去会稽,然而囿于份未能成行,与谢青匀不同,他不写信,念着曾私与小阿旬打听的那二十六岁的原委,送去各类罕见的珍品药的同时,还附带些兵图谱、武功秘籍、民间传男不传女的话本,俨然要将小阿旬培养成三教九之辈。

    那帘迟迟不曾被撩开,只闻得一声低柔的“阿旬”,仿佛生怕惊扰池中人一般。

    郑汇见了,才终是:“陛今日急痛攻心以致昏厥,往后万万不能这般郁结,否则恐有命之虞。”

    夜沉,小月山孤峰峙立、卵石如鳞,行却灯火通明。

    谢青匀懒得听他絮叨,一夹腹便如星般飞驰远去,只余蹄扬起的一片烟尘。

    ——

    八年里,小阿旬睁睁瞧着沈七昭竹节似的起来,而今已过他两寸了,只是还八年如一日地跟在自己后,比影还称职几分,也聒噪几分。

    谢青匀未再问,批了整整一夜的奏章,翌日神僵木地上完早朝,肩舆尚未抬至思贤殿,谢青匀却遽然俯,一在膝上,随即便面惨白地昏死过去。一众随侍惊骇万分,急急忙忙请了郑汇来,郑汇见谢青匀状也不由肃然,赶忙在他周连施数针,又写了方命人煎药,此后整个思贤殿便近乎鸦雀无声,直至五更,谢青匀方缓缓睁

    郑汇并未回答,他心中明了,谢青匀并不需要他的回答。

    常驻行的诸黄门与人见谢青匀骤然来此,惊得不知如何是好,纷纷跪问安,谢青匀却连也顾不得拴,只了声“起”便绕过正殿前的“景兴无穷”题石,匆匆往后殿汤池奔去。

    反观谢青匀,却觉每分每秒被拉至无限漫,他三不五时地派人将各小玩意快加鞭送去会稽,又每日都与小阿旬写的信,即便小阿旬一个月也回不了几封,大多也只寥寥数语,谢青匀仍然沉浸其中,可除此之外,他举手投足愈发沉凝,二十六岁时,他更像一位真正的孤家寡人。

    若是思贤殿中人在此,定要讶然,这位骨里都透着冷淡寡的君王,何以一夕之间如般,将帝王雍容尽数抛诸脑后。

    八年于小阿旬而言,不过指间一尾游鱼,前一刻他还初到会稽,齐老夫人亲自厨与他太湖三白,一刻便过了十六岁生辰,由齐府张罗回上郢之一事宜了。他较之幼年时仿佛好上许多,只可惜八年来,齐家派去穹窿山寻找褚神医的人不知凡几,却始终一无所获。

    纪予回愕然,忙:“陛前去,万一……”

    谢青匀神地凝着床帐上小阿旬的涂鸦,如坠梦中般轻声:“会稽冷吗?阿旬会不会饿?第一回远门,阿旬兴?”

    ——

    纪予回知晓谢青匀武艺的教习师父曾是江湖中一位隐世人,以谢青匀的本事诚然难逢敌手,便不再勉,见霍云收转往信极馆去,便问:“十一公不一去吗?”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