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往事(剧qing章)(1/3)

    他递来一沓书信,第一份写着“报丞相书”,落款是何之敬。

    何之敬?沈辰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展开一看,通篇都是义兴郡公府的动向,从赵鸿光的行时刻、府中来访、宴请宾客到什采买,甚至连府中人对话都摘录罗列。

    “这是……”沈辰抬,李肃羽:“何之敬,天嘉八年调任郢州史,自此日夜监视赵大将军,将义兴郡公府事宜逐月汇报于湛。”

    沈辰匆匆往翻,第二份文书是赵氏所掌天德军的驻防和军营布防图,落款人郢州司郑伯骁,第三份则是赵鸿光之赵剑河在桂州任游击将军的近况,往的每份文书,均围绕着义兴郡公府众人,落款人不尽相同,有些沈辰从未听说,有些是他所熟知的朝中官吏,甚至还有三品官。

    在最底的,却是一封落款赵鸿光的檄文,他以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八州都督名义向武州刺史袁善、江州刺史岑利筇、湘州刺史奚潜等七州刺史传信,称沈庄恣暴,酷失德,邀诸刺史与他一同起兵反叛,将来平分天云云。

    沈辰瞳孔一缩,手抖得差拿不住纸,再定睛一看,檄文中不少字被涂抹,多以朱笔圈,旁边注有小字,一看就是份被人修订过的草拟文书。

    但这上方的朱笔字迹……

    “父皇……”沈辰木然,“果然……最终还是他。”

    陈国天嘉十年,江州刺史岑利筇以密折上表陈国主沈庄,告发义兴郡公赵鸿光密谋造反,并附上赵鸿光亲笔檄文,沈庄秘而不宣,同月,郢州史何之敬上表朝廷,称郢州大量甲胄和弓弩丢失,沈庄派右卫将军黄越为新任郢州刺史,持节,加封军事都督,前去彻查,最终在赵鸿光郊外别院搜私藏甲胄。

    黄越暗中调动三千兵围攻义兴郡公府,尽诛,赵鸿光被押解至建康。沈庄任丞相湛为主审,与刑、大理寺会审,在檄文和甲胄的罪证,赵鸿光以谋逆罪死,念其有功,赐赵鸿光与其赵剑河自尽,其余赵氏族人州。

    沈辰了一气,:“七年前,我回到廷,第一个想找的就是那份檄文,偏偏大理寺在天嘉十一年走火,所有和义兴郡公有关的资料都被焚毁,”

    “现在看来,当年所谓的亲笔檄文确实是伪造的。”沈辰目光落在檄文上,“外祖戎一生,字迹刚健,这檄文上的字迹虽然形似九成,却没有神韵。”

    但是刑名家何其多,怎会辨别不真伪,沈庄对赵鸿光的字迹又怎能不熟悉!

    “难怪母妃才会说……既有杀心,唯有一死。”

    在赵鸿光被押解至建康,传得皇满城风雨,熙宁殿人人惶恐时,他的母妃赵迢遥却一直异常镇定,哪怕是父兄被赐死时她都没有动容。

    直到林槐夏潜中,母妃将自己托付于他后,脸上了解脱的笑容。

    “阿辰,答应母妃,一定要好好的活去!”

    “至于这赵家的仇,我自当亲手来了解!”

    那夜,他亲见母妃持剑斩杀,一路闯紫微殿,将沈庄削去玉冠,吓得魂飞魄散,只恨中供奉手,母妃不敌,在被擒之前,她声诅咒沈庄必将暴毙亡,挫骨扬灰,旋即自刎殿前。

    幼年回忆纷至沓来,沈辰闭了闭睛,方才:“湛留往来之人的书信,应当是害怕他们往后生了异心,想以此要挟让他们继续听命。至于沈庄这份批注过的檄文……”

    他勾起一抹讽刺的笑容:“难是怕陛哪天突然翻脸,将他丢卒保帅吗?”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