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1/4)

    风煦微怔住了。怜江月快地说:“风煦微,我好喜你啊!”

    他懒得去自己成了个什么怪,懒得去他的右手到底怎么又来,懒得去哭雨怎么到了他的影里去,那么多谜团,那么多怪事,他通通不了,他现在就要去亲近月亮,去亲近,去亲近风,他还要再亲一亲他喜的人!

    他还是恨那么多人,他的里还是有那么多无法忽略的恨意,但他现在也是满心的喜,满去都是醉人的风光,怡人的景。他确确实实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他真真切切地受到了什么是“豁然开朗”了!

    第18章 (1)

    一代京剧名家郁玄东的告别纪念仪式于四月二十三日,星期五,在八宝山东礼堂举行。郁玄东武旦,十二岁时以一新编《木兰从军记》于河北保定得慧楼初次登台,那第一场里,就见郁玄东脚踩薄靴,红衣红,手上舞着短刀,是个天真烂漫的武旦形象,木兰从军后,他便换上一半红半白的靠,背着四柄靠旗,雉尾盔,妆容不改,只是额上抹了英雄尖,挥着大刀,错步抖靠亮相。

    男在台上扮了女,女在台上又扮着男。两场戏唱罢,观众看得有些糊涂了,吵着这演木兰的角儿到底是男是女,但观众又看得很满意,很兴,很愿意第二天再来捧场,因这戏打从第一场起,就见角儿在场上连踢二十个,接着又是两个翻,起刀,踹刀,飞脚,打旋,木兰从军后,这角儿又带上大刀,怒战群雄,直打到最后一场,耍着枪在上和突厥大将斗了二十来个回合,这打得是刀光剑影满场飞,郁玄东使来一好武技,叫人目不暇接,连声叫好。

    而他的文戏也不拖后,木兰替父从军,泪别家乡,踏上未知的征程,其中的不舍与胆怯,叫这十二岁的孩唱得人潸然泪。到了尾声,木兰荣归故里,见到老父时,只是报喜,那一众亲人退了场,木兰对月落泪,数十年征战的心酸苦楚一人吞咽,看得观众也是嗟短叹。台上的角儿有这一文武兼备的本领,谁还在乎唱戏的是男是女?

    《木兰从军记》在得慧楼连演了三十天,郁玄东就此打响了名,之后他又演了得慧戏班的张得慧班主和一众老师傅一块儿来的新编《泗州城》,《取金陵》,《九莲灯》,也是场场叫好叫座。这武旦演到了二十岁,他忽然是卸靠甲女盔,上髯,蓄上白发,一桌两椅,改攻老生,靠着声并茂的唱念本领和一僵尸摔的功夫,他的《武家坡》和《牧羊记》也博得满堂彩,更频频被邀至国外演

    郁玄东生豁达,古,人缘上佳,虽然徒弟只收了四个,但在戏剧学院里担任客座教授已有十年,如今活跃在戏曲界的不少青年演员都受过他的教导,他还衷在国际上传播京剧文化,又结了不少海外文艺界的朋友,这一次,他走得实在太突然,早上七,纪念仪式还没开始,东礼堂门前就汇聚了各路媒,还有前来悼念的戏曲界,海外文艺界的名人们,另有一些戏迷票友,大家都有序地排在礼堂前,来送郁师傅最后一程。

    郁玄东喜好白,皎月白更是他的心好,当年演泗州母时也要穿一皎月白的靠,就见大家手中都拿着白束,上都穿着白衣白鞋。礼堂的窗帘拉了起来,看不清里面的布置,门额上挂着横幅:沉痛悼念郁玄东同志。悼念队伍中,许多人望着这横幅频频拭泪。

    八,礼堂的大门开启,来了两个保安维持秩序,郁玄东的亲友故们陆续走礼堂。戏迷和媒就等候在礼堂外。一些媒从队伍里探,将手里的照相机,摄像机,对准了礼堂

    那礼堂正中央摆着一张供桌,上面奉着郁玄东的遗照,一鼎香炉和两盆柿。供桌后便是一被许多素白的鲜簇拥着的雪白棺木。

    礼堂两侧悬挂着两块电视屏幕,正播放着年初,郁玄东远赴柏林演的《苏武牧羊》。舞台上凄凄落着白雪。

    走礼堂吊唁的人有的祭拜后留在了礼堂,坐了来,有的就低着匆忙从侧门离开了。苏武凄楚的唱腔里间或响着啜泣声。

    到一个由一名年轻女孩儿搀扶着的,一手拄着拐杖,银发须,佝偻着背,骨瘦嶙峋的灰衣老人吊唁了,老人在门桌上写姓名,递上礼金,走礼堂。礼堂里的司仪报了声:“保定张得慧来看郁师傅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