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1/2)

    因为皇帝在帝江关被燕军重兵包围这件事是真的,即便兵再严防死守, 但炀陵这边只要想打听,帝江关那边终究是纸包不住火。

    不到天黑, 整个炀陵都陷一片混, 尤其是原本打定主意跟着李太师打算把封逑先控制住的百官以各各样的借离开了。

    “太师。”羽林卫的统领艰涩,“倘若陛有个万一,炀陵这里就只有太上皇了……太师要早打算了。”

    “此事断无可能!”李太师当着脸苍白的文武百官, , “咱们这七年, 为挽家国倾危, 日日筚路蓝缕才有了少许中兴之像!尔等甘心将这大魏再拱手与昏君吗?!”

    “……不甘心,那又能如何呢?”有人红着, “太师不甘, 我等就甘心吗?可就凭大魏必须有一个姓封的人来主, 就凭我们别无选择!”

    那是加诸于这个时代每个人心上的桎梏。

    人心仓皇时,被重重包围的门打开来,以贺公为首,他的后跟着的是乐修篁,和闻人清钟等一众阁臣。

    “众位也只怕听说了帝江关噩耗,陛雄才大略,曾挽家国危亡于既倒,如今崩于北燕,实乃天妒明主,我等亦是痛心非常。”

    “然这天,非一人之天,我等臣工君之禄,当为天先。此时此刻,陛恐已崩逝于桐州一战,北燕或将重演当年南之祸,为此老夫倡议诸位放立场之分,万事以国为先——”

    的李太师恨不得把贺公撕烂了似的,厉声斥责——

    “尔等虚伪小人!陛前脚受困桐州,尔等后脚便夺篡位,世上岂有如此巧合之事!封逑亡国贼,胆敢面,老夫便是血溅五步也要为大魏除此贼!”

    李氏大族作为第一名门,门生故吏遍布天,尤其是太师人望威重,气狠了说这等话也无人反驳。

    贺公本意也不是想把这些人急了,看李太师脚反而有一得逞之

    “诸公之忧虑,无非是太上皇不得人心……不过,此事已有良方!”

    他看向后,闻人清钟翻了个白,展开手里的联名书。

    “就在刚才,太上皇已与众阁臣达成共识,还朝不还政。”

    还朝不还政?

    这等新鲜词儿让本来愤怒中的炀陵百官一怔。

    贺公一步诠释:“我等大可先尊奉太上皇为君以定人心,而诸公所忧虑之家国大政,则可效仿伊尹、周公代天而治,待皇后嫡成年,我等自可功成退。”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闻人清钟后退了半步,对着乐修篁低声

    “恭喜老师心愿达成,以举贤人而代帝王家,往后之天,尧舜之风复矣。”

    这当然值得喜。

    从那年潞州乐修篁在城门等了整整一夜,等来了镇国公秦啸起,他就开始了这场改天换地的征途。

    千方百计地让家国一统,千方百计地提升名望,不择手段地培养他心中的圣人……就是为了今日。

    从今往后,这天将开启新局面。

    君王再也不会有权利凭一己之力祸害江山,再也不会有什么亡国昏聩之主,他们将作为一个虚无缥缈的象征,一代又一代的传贤将使这脚的山河永世存续。

    “这把谋算周全得让学生拜服,太上皇回朝一事所有人都不可能接受,但让他称帝而不揽政,这却是可以妥协的。再一步放宽条件,让天人等着皇大继位,如此一来,这件本来不可能实现的事听上去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乐修篁缓缓:“这只是过程,是必要的牺牲。”

    “乐修篁!”李太师厉声他的名字,怒目,“陛夺你相位时老夫还为你鸣过冤,现看来,汝为虎作伥,必非临时起意,可见之前久有筹谋!秦啸那叛国案,当真是你所为?!”

    不待乐修篁说话,贺公忙:“那是红线娘娘为了构陷贤良才罗织的弥天大谎!犯妇夏氏当留待后日置……”

    “那为何现在不置?之前不是你贺老贼叫得最凶?”

    贺公语

    他当然想杀了夏洛荻,可朱瑶兮已对他们说明了势,当夏洛荻不能死。

    因为夏洛荻活着,睚眦才会听话不敢妄动,睚眦听话,封逑才会听话……这是一条掌握在朱瑶兮手里的制衡链。

    “无论如何,一介犯妇,想怎么置都可以,当危机,乃是北燕那边的战事。”

    贺公生生转移了话题。

    “我军虽在桐州战败,但巧合的是,北燕太如今在炀陵,正可作为质要挟北燕退兵。”

    “其次,五日后太上皇回朝大典,正准备册封西陵公主为后,重续和亲之谊。”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