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个教训(1/1)

    皇帝昨日奉安了佟佳皇后,翌日终于有空稍稍歇息,他例行公事的去了皇太后中请安,准备陪她说说话聊表孝心。

    虽然皇太后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但这么多年,她一直吃斋念佛万事不,与皇帝母相称,倒也算得上和乐

    皇帝也乐得孝顺她。

    皇太后不为先帝顺治所喜,一生无无女,为了让她有所依托,康熙十八年,当时还是宜嫔的郭络罗氏方一生五阿哥胤祺后,孩就被抱到了皇太后中由她抚养。

    皇太后对五阿哥珠,从不苛责迫他学习,以致如今十岁了,五阿哥除了皇太后的母语——蒙语以外,满语和汉语还磕磕绊绊的说不利索。

    康熙也自知这个孩被皇太后养废了,他有些无奈但也没有求。

    在他看来只要皇太钟灵毓秀,垂范人前就够了。

    可随着五阿哥逐渐大,到了岁数要被移寿康,搬去阿哥所,无法时间陪在皇太后边,皇太后里又冷清起来。

    康熙二十二年,德妃乌雅氏看中了这个机会,在生了五公主,即后来的温宪公主后,争得了皇帝的同意,将五公主抱给了皇太后抚养。

    皇太后对这个孙女如掌珠,连带着对德妃也看了一,愈发稳固了德妃的地位。

    然而五公主却没有同五阿哥一样被养废,今年她刚刚六岁,却已经初显文采,她学习,喜读书,有往才女方向发展的趋势。

    不知是否是得了德妃的指,还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五公主十分喜诗词歌赋,康熙也向来格外看才女,五公主的喜恰好对上了康熙的好。

    外加于对皇太后的尊重,皇帝时常来寿康请安,也总能见到五公主孝心满满的陪伴皇祖母,承

    一来二去,皇帝对于五公主也颇生了些慈之心。

    五公主的命运,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她成后,蒙古的皇太后却决拒绝把她嫁到蒙古。

    在皇太后的,康熙三十九年18岁的五公主嫁给了当朝国舅佟国维的孙佟佳·舜安颜,有幸成为了第一位没有远嫁的公主,免遭远嫁蒙古的凄寒孤苦。

    但她寿数不。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奉皇太后前往河避暑,皇太后非要带上五公主。

    但那时去河一路上的行还没建成,路上居住环境很差。

    刚京五百里地五公主就病倒了,接着一命呜呼,年仅20岁。

    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刻的五公主听闻康熙到来,正懂事的捧着茶盏为皇帝送上了香茗,温是恰到好的合

    皇帝接过扫了一,只见杯中茶叶外形纤巧、闻之清香,他浅咂了一,有意提问五公主,笑:“小五,你知这是什么茶吗?”

    五公主生的如德妃一般温柔纤小,却比德妃多了为公主的矜贵之气。

    听闻父皇考问,她不慌不忙回:“回皇阿玛,儿臣知。这是女儿茶。最早始于前朝,在泰山生。此茶冲泡之后颜碧绿,叶形,恰似藏在泰山幽谷中的丽人,因此得名‘女儿茶’。”

    皇帝眉微挑,对于六岁的五公主来说,知这么多着实可嘉。

    他称赞:“不错。那你知在泰山的哪里吗?”

    五公主摇摇,乖巧:“儿臣不知。”

    皇帝笑笑,随后指:“据说在泰山傲来峰扇面有一峡谷,名曰青桐涧,那里生着许多青桐树。当地山民便采摘树的芽,炮制成茶,居然有清解毒、驱瘟祛火之功效,引以为奇,逐渐扬名。在前朝嘉靖年重修的《泰山志》中也略有提及,闲时,你可以找来看看。”

    五公主听闻重重的脑袋,“儿臣多谢皇阿玛指。不过,儿臣担心看不明白。”

    皇帝闻言笑着拍了拍她的脑袋,“没关系,如果有看不懂地方可以来请教朕,朕一定知无不言。”

    五公主闻言喜笑颜开,开心的咧开掉了门牙的小嘴,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用手捂住嘴

    皇帝见状大笑声。

    皇太后听见笑声,在人的扶持中走了来,笑着端坐,用蒙语问:“皇帝今日心不错?”

    皇帝连忙起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叫起。

    随即皇帝坐笑看了一羞恼的五公主,把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皇太后,博她一笑。

    说起来他心确实不错,前些日求不满和暴躁不安都在端静的上得到了满足,一扫而空,今日才有心思逗幼儿。

    皇太后闻言也笑了声,一把揽过五公主:“傻孩,换牙说明你要大了,这是好事,有什么可害羞的呢。”

    五公主羞涩的倚靠在皇太后怀里,“皇玛嬷,掉牙小五就不好看啦,会被人笑话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