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2/7)

    这话她自己都不信。宝玉是去考试的,上除了那三天的换洗衣裳和吃外,什么都没带,他要是在外过不去,早就回来了,还能拖到现在?不过宝钗知莺儿也是为了自己兴才这么说,勉:“你说得是。”又问,“给兰哥儿的贺礼准备好了吗?”

    可惜没有如果了,她的丈夫明明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却当真一兴趣都没有。倘若贾家还在,他过富贵闲人也罢了,贾家没了,他便愿去外一个闲云野鹤,也不着母亲、妻殷殷期盼的路走。事到如今,她也不知是后悔还是失望好,只能:“岫烟嫂来过了吗?”

    “虽然多的是落第的,但是他们家的人,考不中,才会传得沸沸扬扬的。考中了,倒也就是一句‘果然如此’罢了。”宝钗,“可惜如今迎也不回来了,不然还能问问。”

    莺儿倒是还安她:“二,到了这田地,咱们也不希求别的了。兰哥儿考中了,自然是有好的,便是为了一个‘孝’字,他也不会放着咱们这儿不。往后吃穿用度上,尽可宽裕些。况且二爷说不准还回来呢。他从小生惯养的,何曾吃过一天苦,在外哪里过得去,没几天就要回来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这个家,对迎而言,也没什么意义。即便是当年,在大观园里妹们一块儿闹的时候,她也时常是被忽略的那个,连李纨、探掌家的那次,她们给宝玉过生日闹,她没有过来,亦没人想到去找。诗社之类的活动,她也就一开始凑个趣,后来便常称病不来。如今在林家,虽然说起来是要在医馆里抛面地帮着活,但也多了分底气,吃饭穿衣用自己挣的月钱,也不用服侍人,真要宝钗说起来,薛家的铺要是还开着,她也愿去帮忙,好过以后看李纨脸过日。这么说来,她不免又恼起薛蟠来。他杀人偿命,薛姨妈却为了他的案奔走,砸去大量的钱财不说,最赚钱的当铺没了荣宁二府这样官的靠山,底气不足,又没有原先厚重的资金支撑,也不得不关门大吉了。如今薛姨妈虽还有些养老的钱,但和从前比起来,实在不够看。要是还有店面在,家里怎么都还有希望的……可惜那也是薛家的希望罢了。

    “哪个林三爷?”莺儿想了一想,“二是说迎姑娘借住的林家的三爷么?没听说啊,不会是落第了吧?”科考毕竟是万里挑一的事儿,便是贾家如今这样了,贾兰考中了,还要摆酒请客,许多老亲戚们来贺呢,却没听见林家有什么事儿,迎也没回来,她,“毕竟六千多个人去考试,只取三百名,多的是落第的。”

    自那一回后,李纨母同这边越发生分了,但就像莺儿说得那样,当今以孝治天,贾兰若真的能不祖父祖母,他这官也别想了。是以两边还有往来,宝钗如今手上也没有闲钱,不能像从前那样大方地手送礼了,不过自己亲手了些女红送去,聊表心意。原还想采购些笔墨纸砚,一来中羞涩,买不到好的,二来往后他们若真要依仗贾兰过活,李纨也不见得兴她们多用钱。生这么久,虽一向喜素净、不草首饰,但她还是一回受到寄人篱的苦楚,心里倒是百集,又想起湘云、黛玉来,一个地一个天上,倒是问了一声:“林三爷不是也是这一届考的?他考的如何?”

    莺儿低,轻声:“她还回来嘛呢?”

    这名次可以了,比贾兰还呢。不过可不可以,也得看看对比。林家没有大摆酒席,看来对末的成绩并不算满意就是了。宝钗心里叹息,她也是从小读过书的人,宝玉最后读书写文章,兴许只是为了迷惑她们,可那些文章确实是好的,倘若他去考了,名次说不准比贾兰、比林徥都要呢。

    只剩宝钗带着莺儿,听闻贾兰中了士第一百三十名,也不知是喜是悲,良久才:“大嫂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家里后继有人,老爷、太太也可安心了。”她没有提到自己,贾兰也只是考中了士,将来得大了,诰命封自己的妻、母亲、祖母,可没有恩泽婶理,况这么些年来,家里人的目光都在宝玉上,李纨上次不肯钱营救巧儿、这次因家人迁怒贾兰而爆发,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别说她这个婶了,只怕王夫人这个亲祖母,都不一定能收到贾兰多少好。想不到她到来,还是要依附着之前都没有另看过的一个小孩过活。妈妈与姨妈这几年来苦心经营这一场,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过,林家到底是如今京里数得着的人家,便是迎不回来,那红榜就贴在那儿,去看贾兰成绩的人就说:“林三爷中了啊,二甲的第七十四名,和兰大爷在同一张纸上贴着呢。”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