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2/2)

    山谷中一些上千年的古树没有被锯掉,这些要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拢的大树,存活到现在相当不容易,留着当风景树最佳。至于上百年的树木,除了特别珍稀的,其他大树都被砍伐,山谷中有三分之一的大树是这样的树龄,如果都保留来,山谷本就没法开发了。

    认识吴氏夫妻已经五个月了,到今天郑钰铭都不知吴妻姓什么叫什么,这时空的许多人往往只有姓,没有名。如公孙匠,只有姓,因为行业是匠人,才有名字叫匠。而女人,大都在家里从父姓,到夫家从夫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吴妻不识字,却懂数,记忆也超理起纺织厂来井井有条。纺织厂工人人数最多的,理却是几个厂中最好,吴妻对于郑钰铭来说,是意外的理人材。

    隶兵们被楚朝辉带队训了一上午,到中午时终于可以坐在山谷的防护林树荫休息。这里所说的防护林其实就是原来的原始森林树木。

    ☆、第 35 章

    农事隶在农闲时,都要在木匠的带领伐木工人。稻地里的杂草已经得差不多,大壮留了一些人在稻田

    “是的,达城周围的棉麻原料一律不收。”郑钰铭

    “二弟,为什么价收购外地的棉麻,不收达城的?”要照吴妻的想法,布帛如此赚钱,南埠村就就应该改棉麻。

    防护林向东方向已经砍伐好大一块空地,树还没有被刨掉,空地上的石还没有被清理,要到明年这里才会变成耕地。空地边缘,有两百多人在锯树倒树,这两百多人,有一百多人是大壮带领的农,另外三四十个是工匠的木匠。

    “你哥哥如今觉得浑有劲。”吴妻想起自己老公,不由抿嘴一笑。吴大每天睡觉前,都要和妻嘀咕一家里的收。吴大在南埠几个厂里都占着份,如今的纺织厂一个月利有8、9万金,吴大可以分得百分之三,那就是每个月有二千多金收。一个月就是吴大以前十年的收益。

    “如今总是有荒灾,我们得先顾着肚。”纺织是很赚钱,但是刺激得达城都去棉麻,不就不妙了,要有什么战争或者是周围产粮地区大荒,没有粮的达城只会是第一个崩溃的地方。

    “哦,这样啊!”吴妻低沉思。她有明白了,但更多的还是不明白。

    郑楚两人准备把山谷中的树木砍伐光,将森林变成田地和生活区,只在西靠近河的地方留了一排树木。

    “以后送到厂里的棉麻原料都提价五分之一。”徐船主上会送货来厂,郑钰铭连忙告诉吴妻收购价已经提

    “大哥也不要太劳累,以后事会越来越多,不要什么事都亲亲为。”吴大和妻比起来,就只能商人,不得企,他太喜大事小事一起抓了。

    这些树木一是可固土,二是可以阻挡河中行使木船看向山谷的视线。不过为了山坡土不失,周围山坡上的树木不能砍伐,只准许在山坡上砍割树枝野草当柴火。

    “还是只收购吴国之外的原料吗?”吴妻看着郑钰铭言又止。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