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拜年(1/2)

    大年初一一大早,杜就把杜爹买回来的糖果,还有自己家炒的生瓜板栗什么的拿来摆在桌上,这都是那些孩们的最。杜妈给被鞭炮声吵醒的芽儿穿上杜特意给的新棉衣,大红的,里面絮的新棉,又松又,针脚细密,很合。两个哥哥也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穿着新衣服,臭的不得了。

    等二叔他们也收拾的整整齐齐来到芽儿家,由杜爷爷领着先拜祭天地,再拜祭祖先,最后请爷爷上座,杜爹和二叔各自领着自家人给两位老人叩首拜年。依次拜过后,两个哥哥和两个堂哥再依次给杜爹,杜妈,二叔二婶叩首拜年。拜过年后,杜妈和二婶赶到厨房把昨天午包好的酸菜猪馅的饺煮到锅里。

    俗话说“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煮好后的饺,一个个白胖胖的像元宝,香而不腻。吃过腾腾的饺,杜爹带着家里的男人和男孩去给村里的辈拜年,杜妈和二婶则和其他的婶大娘们一起去。爷爷留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拜年,芽儿也想跟杜妈去的,被杜妈以年纪太小拒绝了,说等晚两年肯定带她一起去。

    整整一上午,芽儿就觉得人来人往,叔叔大爷,婶婶大娘们络绎不绝,看到芽儿都免不了她的小脸,不大工夫小脸就被的红通通的。如果来的是小娃,杜就抓一把瓜糖果到他们兜里。芽儿估计去不了几家,所有的兜都得装的满满的。因为上午哥哥和堂哥们就往家里跑了好几趟,把得满满的衣兜里的零来,再带着空空的兜继续拜年,满了的话在回来掏空。到了午,年也拜的差不多了,一群老爷们则聚到一起打打牌,婶婶大娘们则往炕上一坐,磕着瓜唠嗑。小娃们则带着满兜的零,拿着自家父母给买的鞭炮,满村蹿,遇,遇狗炸狗,所到之飞狗。不过在这一天,无论他们怎么调都不会挨骂。

    以前总是一个人,一些过年的习俗芽儿都不知,因此特意观察家人是怎么过的。以至于芽儿还真的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杜是一个净的老太太,平时总把家里打扫得净净,但是今天对满地的糖果纸和瓜竟然视而不见。不光看不见,家里所有人都视而不见。芽儿对此很是奇怪,直到几年后实在忍不住了才问起来,原来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扫到里边。而且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闹闹的一天过去,躺在床上,芽儿听杜妈和杜爹商量明天姑姑们回门的事。大年初二,是嫁的闺女带着丈夫孩回娘家的拜年的日。因为杜妈要为姑姑他们准备午饭,从姑姑们嫁后杜妈大年初二这天就在家等姑姑们,等到初三的时候再带着杜爹和几个孩回娘家。去年由于芽儿的生,没有去成,再加上平时活计忙,平时没有什么要的事的话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趟娘家,算算杜妈有两年没有回娘家了。

    伴随着杜妈温柔的声音,芽儿很快梦乡。明天就可以见到两个姑姑了,不知她们是什么样的,会不会不喜自己呢。据杜讲只在芽儿满月的时候,姑姑们来过一次,那时候芽儿还睡着了。

    初二一大早,杜爹杜妈就起床了,把屋打扫得净净。吃过早饭,二婶也来帮忙准备午饭,今天杜则显的有心不在焉,不时打发几个哥哥去路看姑姑他们来了没有。上午10多钟,几个哥哥一溜小跑,边跑边喊“,姑姑们来啦”,那声音响亮的能传两里地。芽儿也赶倒腾着自己的小胖,准备着给姑姑们一个好印象。

    这时,一个30多岁的中年汉赶着了家门,看到,喊了声“娘,过年好!”,也就不再说话。杜爹接过绳,把车赶到后面的院,把车上的年礼拿到里,随后两个姑姑和另外一个姑父也走家门,表哥们则跟着哥哥们不知跑到哪里去玩了。

    两个姑姑得很像,是双胞胎。杜爹这一辈一共兄妹五人,爷爷今年才50岁,家里杜爹杜建国是老大,今年32岁,家里三个孩,大儿杜皓宇9岁,小儿杜皓轩7岁,闺女芽儿1岁。其次是双胞胎的两个姑姑,今年都29岁,目前为止家里都是2个男孩,年纪也相差不多,大的都是7岁,小的都是5岁。然后是二叔杜建民,今年27岁,家里是双胞胎男孩,大儿杜文昊7岁,小儿杜文博7岁。最小的是才14岁的小叔叔杜建设。本来姑姑和小叔叔中间还有一个叔叔的,几岁的时候因病没了,所以家里的几个兄弟妹对小叔叔很是疼。说来也巧,杜爹这兄妹几个家里,现在就芽儿这一个女孩。虽然在他们的观念中,儿才能传宗接代,但家里男孩多了,反而不稀罕了,再说了在他们看来男孩要穷养,女孩才要富养,都对芽儿喜

    大姑一大门,就看见一个穿着大红小袄扎着冲天辫漂亮跟年画娃娃似的小女孩,知是自己的大侄女。一看那个可的小模样,一把抱了起来,稀罕的不行,心里还想着自家大哥和大嫂也不是多俊的人啊,咋生来这么漂亮招人疼得闺女。小姑慢了一步,只好把自己给小侄女的新衣服递给杜妈。杜则忙着招呼把姑姑姑父们里取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