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县城游记上(2/3)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铺天盖地的标语、宣传画以及各大字报,整个县城简直是一片红的海洋,也向人们宣示这这场正轰轰烈烈的红革命。

    “大,这里有小学的课本不?俺们想买上几。”,山不就我,我去就山,杜爹上前问到。

    杜爹听了老大爷的话,心里也觉得有门,顾不得逛百货店,又拉着杜妈和芽儿匆匆的往废品收购站而去。废品收购站离百货商店不是很远,中间隔着邮局和收购站。到了废品收购站发现这里的人要比百货商店的人多。门有两辆车正往收购站里面卸废品呢。芽儿瞄了一,大多都是一些书籍报纸之类的品,还有家什么的,应该是红卫兵抄家抄回来的东西。反正要理,不如卖到收购站还能挣俩钱买瓶酒喝。

    这个时候,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即使有人路过,也都是行匆匆。整个县城,跟二十一世纪那熙熙攘攘闹繁华的街相比,多了一份肃然和寂静。

    杜爹今年一年帮村里卖山货没少往县城跑,熟门熟路的带着芽儿和杜妈来到那个挂着“青山县百货商店”招牌的二层小楼楼,这也县城是唯一的小楼。四圈都是柜台货架,划分成一个一个品、针织、鞋帽等等。

    杜妈上前用挡住偷偷的递给她一块钱,悄声,“同志,俺们就来给孩找几本小人书。俺你不知,这孩看见人家有小人书,在家里闹腾的没法。俺们都是乡人,书店的小人书太贵,俺们可买不起。这不听人说这里有不少废书废报纸的,就到这里看看,顺便还想废纸回去引火。最近老是雨,这柴火都返了,压不着”,看不来杜妈竟然反应这么快,借找的是完无缺,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

    杜爹打听清楚后,拉着杜妈和芽儿直接奔向专门卖课本的柜台。售货员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看见三人过来,还是那副淡淡的表,既不介绍,也不询问。

    楼的时候,一位老大爷靠近杜爹轻声对杜爹说到,“同志,要是课本的话,你不如去废品收购站看看,有不少学校里的课本都被到那里去了。”,说完就步履匆匆的离开了。刚才在柜台询问的时候,那位老大爷好像一直在他们旁边呢。

    芽儿好奇的看向柜台,发现一溜的全都是*语录,*指示,*选集,全都厚的革命彩。杜爹明显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好失望的离开柜台。

    “没有,现在只有革命书籍。”,售货员一脸不耐的回到

    等门没有人的时候杜家一家三才凑上去。在收购站门负责收购称重的是一位30多岁微胖的妇女,看着空着手的杜家三问到“同志,我们这里是废品收购站,你有啥事?”。

    芽儿也想着找几本小人书回去带给哥哥们,让他们也能跟同伴们显摆显摆。正扒拉着呢,发现前竟然是一本孤,芽儿惊了,这样的珍本竟然随意堆在地上。又一想,估计这些东西都是抄家抄过来的,在□当中不知多少孤本珍本都这样被暴殄天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胖妇女周围四一扫,发现没人看见,赶接过那一块钱,“就是,孩闹腾起来真是让人疼,赶去吧,现在里面没人,整理废品的人要等到半晌才过来。废报纸什么的都在后面的仓库里,你们快,别让别人发现喽。”。果然在任何年代,都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有钱好办事。

    冲胖妇女笑笑,一家三一溜烟顺着侧门跑去。废品收购站很大,院里随堆着破铜烂铁什么的。三人也不停留直接了库房,去后发现里面简直就是一座纸山,旧书、旧报纸、杂志、还有单张的废纸,七八糟堆积在一起。杜妈也是认识几个字的,杜爹杜妈两人也顾不上芽儿,开始对着那堆纸山开扒拉。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