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2)

    没有吱声?

    唐枝心中疑惑着呢,去打开院门,便看见方才还在想的人现在自家的门前,她心一突,觉得可能没什么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  在线真香

    山药药:呵,我是个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有困难就迎难而上!

    山药药:咳,周树人先生说,有困难要找朋友。

    唐枝:……

    有些人明面上是风光霁月、温和善良的宋玉延,其实是心戏贼多贼想搞事的山药药。

    第5章 借把盐

    宋玉延安静地看着唐枝,虽然面上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可她发红的耳尖卖了她的真实想法。

    前面才刚跟自己说有困难要自己解决,不能因为唐家人心善就去麻烦人家,结果没想到一转,就自己打脸了。

    不过宋玉延也确实是没办法了,她发现家里没盐后就翻了一原主的记忆,得知这儿虽然近海,县里就有一个盐场,可却不是近楼台就能先得月的。

    这时代酒、茶、盐、香、矾等都是专卖的,生产来的盐全都得卖给官府,然后再由官府卖给盐商,盐商再售给百姓。

    而这儿的盐场产来的海盐除了卖到两浙路,也只能卖到歙州,不过基本上都是本地售卖的。

    可是官府收购盐价基本上是两三文一斤,卖来的却得二十五文一斤。宋玉延无法换算现代的价,但也知现代两块钱一包的盐,在这儿可能连盐末都买不到。

    所以说,不是产黄金的地方就一定人人富有,也不是产盐的地方就一定家家有盐吃。

    再结合原主成孤儿后基本上隔好些天才能盐回来的记忆,也就理解这个家为什么没有盐了。

    所以左思右想,她觉得只能不要脸一次,去找唐枝借盐了。

    ____

    唐家是有盐的,而且还不怎么缺盐,因为唐浩是在衙门当差的,他跟鸣鹤盐场的监官有些,所以往往能以官府的收购价买到一两斤盐。

    想到这儿,宋玉延又从原主的记忆里翻到了一些有趣的事

    左邻右舍知唐浩跟盐场监官有后,都想用收购价向他买盐,毕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能省一大笔钱呢!

    一开始唐浩想着与人为善倒也肯卖一些去,可是有些人天天上门买,还觉得唐浩用这样的价钱卖给他们是天经地义的。

    后来知的人多了,就越来越多人来找他买盐,以至于每回不两天,他家的盐就都没了。他若去盐场去得频繁,盐场监官对他印象不好不说,也会惹人烦,还可能背上私盐贩的罪名,所以他疼不已。

    而原主知了这事后,每回有人到唐家想买盐,她就在门嚷嚷有私盐贩,吓得唐家不卖盐了,买盐的人也跑了。

    后来找唐家买盐的人少了,哪怕真想买也不会到唐家的门前去,谁知宋玉延会不会躲在墙偷看,就等着抓他们把柄呢?

    宋玉延觉得原主可能是想替唐家解决了这个烦恼,不过她用的办法很暴,直接让她成功地当了一回恶人。而且她可能也没想过若是有官府的人听见了,对唐家会造成怎样的坏影响。

    原本左邻右舍觉得她可怜的,这,对她那是恶痛绝的!

    宋玉延倒不是觉得原主一无是,这事说明即使她再混,那也是有闪光的。只不过用错了办法,让自己往万劫不复之地更近一步罢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