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1/2)

    瑾效力的君王,公瑾最后必然会弃朕而去,也就没有机会把朕险境。若朕有幸得公瑾鼎力相助,朕又何必去疑心朕的肱之臣呢?”

    周瑜想了想,:“现在我知为何赵将军会对皇上如此忠心了。在先行告退,皇上不妨想想要如何用我。相信皇上能找到我的落脚之。”

    周瑜走后,皇帝左思右想,不由叹起气来。

    赵云不解:“皇上因何发愁?”

    “哎……希望公瑾看到朕的任命不会想要揍死朕吧!”

    赵云一惊:“皇上?”

    皇帝却摆了摆手:“算了,船到桥自然直。咱们还是先想想怎么搞定大朝会吧!为什么朕总觉得忘记了什么事呢?”

    正月十七,大朝会。

    从刺杀事件中恢复了元气的皇帝穿整齐现在朝堂上,这也是他在新年里的一次亮相。朝野中中山王的事已经有了很多传闻,不传闻的容是什么,皇帝活着,中山王死了,却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件事让大臣们第一次会到皇帝的果决,于是有些人对皇帝的态度正悄然发生着转变。

    大朝会上,皇帝的第一政令是将年号定为“嘉禾”。这个谐音“家和”的年号多少安抚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背后的势力,至于皇帝真正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方面,右丞相王的官爵升了两级,已经超了三公九卿的最品级。但奇怪的事,王一系的官员却没有多大提升,在他们原先牢牢把持着的衙门里,突然现了许多左丞相赵文山一系的人。可以想见,嘉禾元年他们的日不会像往年那么好过。

    左丞相赵文山的品级没有任何变化,但皇帝夸奖他是“实心宰相”,实心实意为民办事。这个称呼没多久就传遍了安城的大街小巷,有几天赵丞相走路都是飘的。他前一年亲赴灾区的事也被广为传颂,相比老朽的毫无建树的右丞相,他政绩斐然,老百姓也似乎更喜他。有时候民心也是一力量。

    皇帝对王氏的明褒实贬,和他对赵氏的似抑实扬,让王很是气愤。联系到中山王的事,他不信皇帝会一都没有怀疑到他。但这涉及谋朝篡位的事,他也无法对中的太皇太后言明,而对皇帝的指责也被太皇太后严厉地驳斥了。他不知这个年仅十四岁的皇帝到底有什么能耐,竟然能蒙蔽他自幼就聪慧绝,却已经有了一大厦将倾的危机,连续好几个晚上都被噩梦惊醒。

    年轻的皇帝在达五天的大朝会过程中会见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臣。他看起来聪慧异常,而且彬彬有礼。他对任何人都很宽厚,几乎没有架,还带着一少年人的天真好奇。王无法改变皇帝在外臣们心目中的形象。他越发觉得皇帝狡诈刁,但他没有立场去指责刚刚给他加官爵的皇帝,否则的话就会变成恩将仇报、贪心不足,反而诋毁了自己。

    此外皇帝还特别挑两个晚上来接见别国的使臣。他欣赏他们送来的礼,送的回礼虽然没有从前厚重,却提要在安建造万国馆,方便他国派来人员常驻,并传播大焉的文化。据说,鸿胪寺卿鲁肃已经照皇帝的旨意,和不少国家派来的商人签订了协议,皇帝要用库的金银购买那些国家的特产。

    能向大焉输送“留学生”和大量的货,让使臣们大不虚此行。大焉朝的新皇帝不像过去那些皇帝那样显得在上。大约是年纪还小的原因,皇帝对大焉外面的世界很好奇,这对依附于大焉的属国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