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1/2)

    来报喜的人本以为这趟差事是个苦差事,因为谁都知镇的人去赶考都是唐庆资助的,来报喜的家里多半一贫二洗,拿不什么像样的打赏。

    没想到这探夫人却如此大方一手就是每人五两银的打赏,这趟来可算是没白赚。

    至于其他村民们,周也格外给了打赏,不说太多,直少每人十个铜板还是有的,引得大家又是一阵喜。

    刘老汉更是兴得老泪众横,活了大半辈,也就是今天最令他风光。

    看着全村都夸他生了个好儿,手脚都开始有些不自觉的抖起来,兴得。

    刘家门前好些人迟迟不肯散去,直到李文驾着一匹赶到,众人才有些不舍的离开。

    “快,爵爷说让大伙去镇上,宋先生考上状元,刘先生考上探,大喜的事,爵爷已经在镇上广摆酒席,全镇的都可以去吃!”

    李文也不顾不得被颠得痛,一气将所有事报来,一都不墨迹。

    村民听到唐庆在镇上摆酒席全镇的都可以去吃,哪里还站得住,三五个相熟的成群结队要去镇上吃酒席。

    第120章

    宋承运跟刘元聪一行十人考上举人后就一直在上京城等待殿试,其他秀才也是如此想法。

    上京城不单单只是繁华,这里还会聚着无数文人墨客,还有大儒大官们。

    其他秀才都是心想好不容易来一趟上京,还有人照料,为何不多在上京待几天,跟其他才学术。

    没准会在这个群星荟萃的上京城找到属于自己的机缘呢。

    都是读书人,脑都不算太笨,转转弯就能想到,多结些人,以后就多一条路,何况这些才中不乏还有些大家族中弟。

    只要不是纨绔弟与他们好也没有坏,万一以后有事也能够搭上一把手不是。

    所以大家一起商量,都等着那十个举人考完殿试一起回去,如果有一两个考中的那回乡岂不是更风光?

    想的很,现实也很,没想到这次殿试居然中了四人,中间还有状元跟探

    这是大家万万没想到的,就连宋承运跟刘元聪俩人也是疑惑不已。自己学问考卷答得如何,自己心里最清楚。

    比上不足比有余,虽然心中笃定一个士是没问题的,但是也不至于有如此的成绩吧。

    而且一同考试的大家族弟多如,他们三岁开蒙,五岁作诗,十岁就能考秀才,没理文学会比他们俩人差啊!

    别说这两人,其他考上也是奇怪,开始产生起自我怀疑来,难他们平日里所学还比不上两个从乡村来的人?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的,宋承运跟刘元聪都是皇帝钦的。而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唐庆这个人。

    这些年唐庆跟皇帝私底的书信来往,除了皇帝边的亲信没有一个人知

    皇帝开国登基没多少年,边的大臣将领百分之八十都是世家在把控着,剩余的分散在各地个不的小官。

    当皇帝这些年来,皇帝渐渐发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好多的想法跟抱负都不能展开手脚。

    每当提改革之事,总会有一两个大臣来指手画脚,这个不许那个不许,而且朝堂上的基本上都有利益牵扯,来赞同皇帝的人寥无几人。

    还都是些不的官,如何说得过那些老猾的大臣们,三五两就败阵来。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