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1/2)

     锦鲤

    空的大殿,崔织晚静跪在蒲团之上,屏息凝神,手中轻摇。

    签筒发沙沙的声响,明夏和阿酥立在她后两侧,也目不转睛地盯着。

    终于,“啪嗒”一声,竹签坠地。

    一旁的小和尚想上前替她捡起,却被崔织晚拦住l她自个儿伸手捡起了那支签,轻声念:“颜回短寿为圣,签。”

    “……”

    寻常香客签就罢了,年年崔家来,这些东西都是提前备好的,应该怎么都是大吉才对啊。

    明夏和阿酥对视了一,赶忙劝:“这偏殿空旷无人,也没个解签的师父,想来不大靠得住……姑娘千万别在意这些,只是碰巧罢了。”

    听了这话,小和尚嘟着嘴,忍不住:“施主,这可不能说。咱们寺里求签就这一,不是没人解签,只是师父和师兄恰好不在。”

    说起来,这元德大师确有几分奇异之。人人都传他是位得僧,可窥天机,却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大年初一这样的日竟还能带着弟云游。

    他们说话,崔织晚却始终跪在原地,静默不语。半晌,她偏过,看着同自己年岁相仿的小和尚,开询问:“小师父,这签,你能解吗?”

    每支签都有签诗,只要知诗句为何,便能从中猜几分意思。

    小和尚一听,赶忙双手合十,摇:“阿弥陀佛,不可不可。”他连经都念不通,怎么敢给人解签,师父要是知了,肯定会罚他扫半年院的。

    崔织晚叹了气,在明夏的搀扶。她将那竹签拢在袖中,不再言语,转了殿门。

    冬日严寒,寺里的草木虽被人心打理过,也难免呈现一幅枯败之象。其余的侍女都被她支走了,只有明夏和阿酥在她边,阿酥见自家姑娘脸不好,便岔开话题:“前面就是鲤鱼池了,姑娘,您平日投壶投得准,这个一定能得好彩。”

    所谓“鲤鱼池”,不在于池中红艳艳的几尾锦鲤,而在于池中央的一只鲤鱼模样的石。石正上方也就是鲤鱼的位置,有一个小小的凹槽,来寺中祈福的人都会试着看能不能将铜钱投凹槽,以期获得来年的福运。

    崔织晚走到近前,看着满满一池底黄灿灿的铜钱,忍不住为寺中住持的揽财手段赞叹。这池不小,凹槽又浅,一百个人里有一两个能投中的就不错了,其余尝试着,说白了就是给栖岩寺捐香火钱,试得越多捐得越多。

    她兴致缺缺,却架不住阿酥的死缠烂打,只好拿了五枚铜钱随便一抛。果然,五次皆不中,甚至一次比一次远。

    偏偏崔织晚被激起了胜负心,她将左手的手炉给明夏,不信邪地又拿起十数枚铜钱朝池中扔去。

    可惜,依旧不中。

    阿酥和明夏看她越投越气,在原地直跺脚,也忍不住试了几次,结果三个人居然没一个好运气。

    瞅着五六十枚铜钱就这样砸,崔织晚也是服了,却又不肯承认自己准差,只好嘴:“这玩意分明就是坑人的!看上去那鲤鱼连半指宽都没有,怎么可能……”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