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2)

    胤祯倒是不在意这些东西能不能拿回京城去,“让额娘和五自己挑,喜的就带走,不喜的就留。”

    逛街的乐趣会不到,挑东西的乐趣难会不到吗。

    四贝勒皱了皱眉,到底是没再说什么,就当是额娘和五妹哄着弟弟玩儿吧。

    ******

    “这些都是十四送过来的?”康熙瞧着满桌的糕,德妃上的银簪,还有手腕上的翡翠镯,一看就知不是的。

    “孩的一番心意,皇上别看这些糕比不上里的致,但有些味还真不错。”德妃

    其实味好不好,东西贵重不贵重,这些都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孝心。

    皇上那么多儿,直郡王都已经建府了,也没瞧见哪个给额娘送什么稀罕东西了。

    康熙也对满桌的糕兴趣,德妃没去逛过,就连江南也是一次,他可不是一回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南巡了,一次来的时候,就白龙鱼服逛了不少地方。

    民间的糕里的比起来,有些的也不错,多了些家常的滋味。

    不过在行住了这么久了,十四没少给德妃和温宪送东西,太后那边也有,可没见他给自己送过什么。

    都是辈的,没理旁人都有,他这个皇阿玛的没有。

    厚此薄彼可不行。

    他倒是要看看,万寿节这小准备了什么寿礼。

    胤祯可不知皇阿玛的心这么小,明明已经富有四海了,还跟小儿计较那寿礼。

    他在街市上逛了这么久,淘到了不少觉得有趣的宝贝,有些拿过去送给额娘、温宪了,有些送给了太后,还有一分自个儿留着,返程的时候带回京去。

    至于皇阿玛和众位哥哥们,胤祯打从一开始就没想着给这些人挑,都是能来逛的主儿,何必让他跑这个

    所以万寿节这一日,胤祯给自家皇阿玛的寿礼只有自个儿亲手抄写的佛经。

    这要是在往年,十一岁的儿亲手抄佛经给自己寿礼,康熙就算不动,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但是今年,十四往太后和德妃那里送了那么多东西,到他这儿就只剩佛经了,而且一猜就知是在京城就已经抄写好的佛经。

    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儿,康熙自然不能质问十四寿礼的事儿,但是等到万寿节的第二日,德妃的生辰宴上,既没有文武大臣,也没有外面的命妇,连孩都只有三个。

    老四,十四,温宪。

    这还有什么不好‘兴师问罪’的。

    第11章 第 11 章

    “朕还以为十四送德妃的也是佛经呢,不曾想样这么多。”

    吃的、喝的、穿的、的、玩的、用的,这哪是送生辰礼,倒像是民间在置办家业。

    德妃也是信佛之人,永和还专门建了个小佛堂。

    要说是这佛经,送给德妃,远比送给康熙来得合适。

    “皇阿玛什么都不缺,富有四海,但凡是大清之地,皇阿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儿就算是想挑些件送给皇阿玛,也实在无能为力,倒还不如亲自抄一份佛经,更能表达儿的心意。”胤祯笑嘻嘻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