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6

    拜疾风劲浪之赐,快船一路无事,到了黄昏时分,牧仲陵一行人终于顺利到了建康城外的采石矶驿站。

    曹文海稳稳地将船靠岸,自有驿卒前来协助并与两个船工接,曹文海趁牧仲陵还未船,私凑到边,压低声音:“都虞候,在日后也会去临安,他日若有缘再见到都虞候,还请多多提携。”

    牧仲陵疑惑:“贵驿不回夏了?”

    曹文海也不直接回答,反问:“都虞候觉得襄守得住否?”

    牧仲陵脸一僵,心念及困守城的吕文焕等数万军民,嘴里哪还能吐半个字来。

    曹文海看他表如此,心里早已明白过来,叹了一:“都虞候,实不相瞒,襄若守不了,江北必定全沦陷,蒙古铁骑挥师南,夏便首当其冲,在虽孤一人,了无牵挂,但还是觉得小命重要,能逃就逃吧。正好在有个表亲在临安衙门当差,打算前去投奔他,至少谋个差事,也可以在临安混饭吃。”

    牧仲陵虽觉不齿其人,却也无法,只得糊敷衍几句,别过曹文海三人,上岸后便即刻去驿署凭官牒调取快

    建康原名金陵,乃是六朝古都,繁华之极,宗南渡之后改名建康,并曾暂居于此,设为临时国都,之后才迁往临安。

    建康依江而建,自古便是军事重镇,拱卫江南的要,如今行在位于临安,距建康不过数百里,若建康失守,临安便再无屏障可恃。因此,大宋自然也是在此屯驻重兵防守,设建康行军大营,辖五万禁军锐。

    采石矶驿位于如此重镇,自然也是规模宏大,不但于江畔有的码接送快船,岸上也有大片馆舍,大批驿驿卒在此驻扎,将各快船递来的公文快报等不间断的送往临安。

    二人上岸不久就发现采石矶驿上上气氛不对,来来往往的驿卒个个神张,面凝重,接待他们的那个驿卒更甚,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对官牒文书之后,将二人领到厩,牵两匹壮骏,犹豫了一光扫了吕柔,终于忍不住:“都虞候,如今的世,你怎么能带这么个小姑娘门啊?还得这么俊俏!”   言罢连连摇叹息。

    牧仲陵一愣,看了同样满脸疑惑的吕柔,还没有来得及说话,那驿卒接着提醒:“了这驿站,都虞候记得绕开建康,从城外官直赴临安,路上不遇到什么事,千万不要逗留?”

    牧仲陵心里一凛,和声对驿卒问:“可是建康了什么状况?”

    驿卒一边将缰绳递到二人手上,一边:“都虞候有所不知,建康城目前城门闭,不去了!”

    “了何事?”

    “哎,”   驿卒重重叹了一气,“民!都是因为民。   ”

    “建康地江南,产丰饶,鱼米之乡,怎么会有民?”

    “都虞候既然想听,小的就多嘴说几句。这几个月来,原本盘踞在巢湖小梁山一带的红巾贼四劫掠,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所到之掳掠,搞得江南东西两路人心惶惶,稍微有家财的人家都吓得魂飞魄散,民心思逃。这十几日来更是夸张,有谣言四传,说是襄行将失守,蒙古大军就快渡江南,不但江南东西两路百姓闻风而逃,便是远一的荆湖两路百姓也开始南逃,这建康地往临安的咽民必定是要途经此地再去临安,于是民越来越多,到今日晨时,建康城外已有上万民聚集,作一团。期间不少横之人趁劫掠,搞得建康城里城外飞狗,民怨四起,巡检衙门不过来。而且据传更多的民过几日便要涌来,人数多达数十万之,制置使吓得够呛,加之城百姓民怨汹汹,要求将民统统逐建康,于是便依着民意,顺推舟闭城门,将民拒之门外。”

    “怎么能这样?”

    吕柔听得奇怪,“民本来就离失所,难不是应该打开城门安顿他们吗?”

    牧仲陵听她说的天真,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那驿卒已经一脸愕然,瞧着吕柔俏丽的脸庞一脸义愤,不似作的模样,终于明白她的确是肺腑之言,摇:“姑娘想必富贵人家,哪里知世间的险恶无奈?小的实在是无话可说啊!”   言罢,叹着气扬而去。

    “师父,我说错话了吗?”   吕柔疑惑不解转问了一句。

    “话倒是没错,只是建康制置使力有不逮,无能为力罢了。数十万民,衣住行,每日耗费皆是不可计数,没有朝廷颁旨来,小小建康制置使拿什么安顿他们?民一旦面临饥馑,为了活去,壮的民便会开始四劫掠,如果接着数十万民涌了城,可想而知建康城里的寻常百姓该有多恐慌!”

    “朝廷不是有征来的粮赋吗?可以开仓放粮啊?”

    “朝廷储粮大多是军粮,不是建康制置使所能掌控,没有圣旨御准,动一粒储粮都是谋逆之罪。其次,大宋全国禁军总兵力也不过六七十万人,面对金国和蒙古的威胁,朝廷为什么不大幅扩充禁军?正是因为朝廷储粮不够,养活不了更多的正规军队,所以才广募既不训练也不作战的厢兵和乡兵,维持治安,修路筑城,不耽误耕,不消耗储粮,至于战斗力,便是本没有考虑在了。若是这些都是民大多自带家财粮逃亡便是国之大幸,若是时间一民变成饥民就非常可怕了,几十万人的嘴每天要吃,又不能耕自给,那就是无底啊,朝廷一个置不当,求生的民立刻就会成为暴民,四劫掠。因此民所到之必定激起当地百姓的恐慌,一不小心又会制造更大的。”   牧仲陵知吕柔自小生在官宦之家里,相当于罐里大,难免有些天真,便耐心解释了一番。

    “民也不一定是红巾贼那土匪寇啊,只要有饭吃,怎么会四劫掠?”   吕柔有些不理解的反问

    “问题就在于此,朝廷可能没有那么多粮啊。如果很快结束,民各自回乡,朝廷自然会开仓赈灾安抚,以免事态恶化,如果没有可能在短期结束,数十万民的日常所需将很快让朝廷不堪重负,朝廷也不可能把留给军队的储粮拿来赈灾,要知民没吃的都会变成暴民,军队要是断粮了那就是要造反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