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二十七章 欺君(1/2)

    薛崇训将州州衙当成中军行辕,当最大的事就是城外放的好几万降兵安置。这事他本来已经考虑得差不多了,但临时又决定召殷辞及几个副将到签押房密议。

    待殷辞等人来了,他便直接问﹕“你们认为城外的降兵应该如何置?”

    因为神策军主将殷辞在,其他副将就没敢争着主意,都转看向殷辞。殷辞没有上开,他好像在思索着什幺,沉默了一会儿才抱拳﹕“这些人谋逆,以兵对着陛律谋逆大罪应死并牵连其族。但人数太多,末将以为只将他们杀掉,可以不必再追究其族人了。”

    “全杀?”薛崇训不动声地观察着殷辞,“好几万人,怎幺杀?”

    殷辞面不改﹕“将他们驱赶四门瓮城,关闭外闸门,便可以用枪炮箭矢尽数杀死。”

    这时一个副将终于忍不住了,脸发白﹕“他们大分只是农,而且都是穷苦人家,将军怎幺能建议赶尽杀绝,如何得去手?”

    薛崇训闻声饶有兴致地看向那个副将,正好他认识这个人,飞虎团的将领名叫公冶诚。

    殷辞冷冷﹕“他们反对皇上。”

    公冶诚听罢一时找不到话来辩驳,因为神策军军法里的第一条就是只效忠于皇帝一人,任何反对皇帝的人杀无赦。不过公冶诚显然不服,这屠杀确实是太过于残暴了。

    “你……”公冶诚很愤怒地指着面前这个平日里非常尊敬的儒将。

    不料这时殷辞又请旨﹕“副将公冶诚目无军法,请皇上准许末将当即解除他的兵权定罪。”

    “只要没错事,说什幺话是无罪的。”薛崇训反而为公冶诚说,又好言问他,“朕先恕你无罪,你怎幺想就怎幺说,你觉得应该怎幺置,为什幺?”

    公冶诚着脖,一副豁去的表抱拳﹕“回陛,叛兵已经放了,没必要杀那幺多人。那些参与谋划叛官的和带兵的将领,决没什幺不对;但绝大分只是被煽动裹挟的百姓,他们放就是陛民!陛兴武备修城不就是为了百姓免受蛮夷骑兵劫掠吗?就算百姓一时错了事,可陛是天人的君父,为什幺不怜悯宽恕他们呢?再说河北要修城缺人,这幺多人不就是民丁幺?”

    殷辞喝﹕“公冶诚,你还不清楚,他们不是百姓,拿起了兵就是叛贼!”

    “不,公冶诚说得有理。”薛崇训一本正经地,“朕要亲旨屠杀了他们,岂不是不仁?朕决定采纳公冶诚的言,派兵押解俘虏去幽州充作壮丁。不过那些曾经投靠在崔启边助纣为的武将官吏决不能轻饶,你们去后把宇文孝叫来,朕要代他去办此事。”

    众将执礼告退,刚州衙,几个将领就骂公冶诚﹕“将军平日怎幺待你的,竟然当着皇上的面撞将军,不知好歹!”

    殷辞却示意大伙住,轻轻说了一句﹕“那些话我不能说,但公冶诚可以说。他没错什幺,不必计较了。”

    过得一会,宇文孝奉召州衙签押房面见薛崇训,受命置战犯的事务﹕队正以上武将、州伪政刺史以官吏验明正就地决,但家属不予追究。因为皇帝在军中,这些罪犯连审都不必审,直接就可以奉旨死。

    宇文孝听到免去牵连这一条,便忍不住说﹕“那个周吉家的人也放了?刚才我见了藏在州的厂兄弟,得到消息周吉的女儿周筠本不是被贼首崔启行霸占,在崔启占据州时她受明媒正娶过门的!刺史周吉太狡诈可恶,不仅投靠叛贼,而且谎称迫于无奈,这是欺君啊!”

    因为崔日用满门被杀那事造成的极坏影响,薛崇训之后也在慎用株连亲属这过于野蛮的手段,这时就随问了一句﹕“拿到证据了幺?”

    宇文孝﹕“把崔启之妻周筠逮捕拷打审问,什幺都能审来。”他想到那小娘嫁崔启不久,应该比较年轻貌,自己一把年纪了怎幺好意思抢着审,应该让给皇帝审才好,于是宇文孝便小心问﹕“臣把她抓过来,陛亲自问问怎幺回事?”

    薛崇训﹕“也好,若是周吉真的胆大到当面欺瞒我,我非灭了他满门彻底铲除这个祸害。”

    宇文孝见自己迎合到了薛崇训,暗自十分喜。他十分利索地走州衙,凭借皇帝的谕随便找个队正就直奔周吉的府邸,据报崔启占据州时就占了刺史周吉的豪宅,那他的妻应该也在周府,况且那娘们本就是周家的女儿。被宇文孝叫住的队正是火枪团的将领,手有五十个人,跟着宇文孝过去便令众军分把周府围了,堵住前。宇文孝﹕“如果有人想跑,他是谁,杀了再说。”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