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2/4)

    徐文约絮絮叨叨,也不知是说服对面安裕容、颜幼卿二人,还是说服自己。末了叹一声:“俗话说,堵不如疏,他们终归……的不是坏事。”

    安裕容拍拍他的手:“嗯,一起去。”

    “原来如此。看来这葬礼,一时半会竟办不完了。”

    “谁?谁国葬筹备委员会会?”

    安裕容问:“国葬筹备委员会还有哪些人?”

    稍微关注时局者便能知,范济白为革命党蕙城军司令,三月底匆匆离开北伐蔚川前线,前往江宁为宋承予送葬。谁能想到,这一趟,直接把自己送成了葬礼筹备委员会会。如今葬仪未定,寝陵未安,追悼典礼之后,还不知要多少时日才能彻底了事。军权旁落他人之手,已成不可挽回之定局。

    同声诗画社原本常驻“茜园”。“茜园”同属盎格鲁租界区,围观人中不乏知者,见他们搬家到此,也不觉奇怪。大商人乌伯蕴为支持北伐,将自己名园别墅“茜园”无偿捐,算得本地最近一桩不大不小的新闻。据说乌老板私心里想把这园赠与魏同钧司令行辕,被对方拒绝了。魏司令并没有来住过,而是转手给党,用作接待贵宾的地方。

    颜幼卿虽不识此人,却还记得约翰逊卸任蕙城征税官,来到申城后,饭桌上的慨评价。

    数日后,一些年轻人笑笑闹闹打开甲-3号大门,上清扫收拾一番。次日又乘车搬来许多东西,将一楼大小厅屋布置成书画室、会议室模样。

    颜幼卿将后一连串名字念了。有听说过的,也有素未闻名的,然可以想见,除去革命党闲人清,剩的,多半是遭褫夺实权的唐世虞旧或其他异己人士,发到表面风光的国葬筹备委员会来任个虚衔。

    邻居有好奇者相问,原来是近年江南文艺界青年社团之翘楚——“同声”诗画社转租了此地,用作社团活动场所。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四月里的一天晚上,家都落满灰的七号巷甲-3号宅忽然来了两位客人。久门铃无人应答,转而来到斜对角的丙-1号门前。由此可见,来人与两家人皆相熟,知徐家若无主人,便可去玉氏兄弟家里询问。

    ——范济白将军,乃一时人杰。

    颜幼卿站起:“文约兄还没看过今日报纸,我送上去给他也瞧瞧。”

    颜幼卿把白纸黑字铅印的姓名仔细再看一遍:“是范济白。蕙城军司令……范济白将军。”

    “有什么办法?”徐文约无奈摊手,“这帮年轻人都求到咱们面前来了,难睁睁看他们在外落么?瞧这个架势,就此停沙龙活动是不可能的。与其任由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随心所搞,不如放到,咱们随时能关照。也省得两个孩不安生,皞儿跑,华儿抱怨。再说,社刊发行原本也是临时放在家里,这回发行和沙龙并到一块儿,倒省了来回跑取稿改稿的工夫。”

    “恐怕是这样。啊,这后边还有一篇,《国葬筹备委员会成立通告》。”颜幼卿念,“经党总执行委员会委员共同推举,范济白任国葬筹备委员会会。”语音不由得一顿。安裕容随即抬起,望向他。

    两人面面相觑,半晌没说话。安裕容放手中单据,叹气:“龙翔浅底遭虾戏,虎落平被犬欺,更何况是落蛇手里。范济白这个蕙城军司令,怕是到此为止了。”

    “茜园”易主,成为革命党官方行馆。因其位于租界区,接待的所谓贵宾,实则为魏同钧着意结之洋人各方代表。如“同声”这般民间组织,自然只有灰溜溜赶搬离的份儿。此事并没有给他们留多少应对时间,谢鲲鹏本想从自家产业里寻个地方,暂且安置,奈何与辈起了矛盾,各执一端难以调和,竟一时无法可施,既找不到房,也凑不银钱。还是蓝靖如无意间同颜皞熙闲谈,问候叔伯家人,想起他两家女眷如今闲居乡,两栋洋楼差不多空整一栋,忍不住便打起了主意。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