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2)

    的确没带人。

    但是如果自己的小儿和大孙女落在了他的手里,这跟落在小少爷手里有什么两样?

    同科举人天生便是盟友。

    他们是同一个座师,以后的关系网十分重要。

    明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已经完善,天生的关系网让他们彼此之间以后在官场上也能守望相助。

    刘大夏他们来,不止是为了吴有为,更为了他们这一届的举人,他们之中不能一个名声不好的,不然人们怎么看他们这一同科?

    吴家光顾着想办法给吴有为泼脏,败坏他的名声,却忘了,吴有为从考上举人开始,他就不再是一个人了。

    一起扛过枪,一起女票过女昌,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脏。

    这人生四大铁,不是白说的,同一榜的举人,就是同窗了。

    吴家的族老吴三太爷一看这气氛不对,虽然暗恨吴老夫人不知轻重,吴老爷刚死就容不,却也不得不打圆场:“好了,这件事以后再说,现在,吉时要到了。”

    吴三太爷是吴家老爷的最小的叔叔,跟吴家的血缘关系最近,他开打圆场,吴老夫人跟吴俊立刻顺着他给的台阶:“来人,准备,起灵!”

    人家要起灵,刘大夏他们不可能拦着,但是能考上举人,能有资格官了,这些人的心思才叫七窍玲珑。

    想着以后买那些人,如果吴家不卖,那就更好了,他们可就有了把柄。

    但是没有人注意到,大堂的房梁上,还有一个人,正犹如狸猫一般,蹲坐在房梁上,看着面的闹剧。

    第009章 

    起灵,殡,都是大事。

    尤其是古代的葬礼,十分的繁琐,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官爵越,墓地越大,坟

    郑玄提到“汉律曰列侯坟四丈,关侯以至庶人各有差”。

    唐、宋、元、时期,已经有了形,等到了明朝的时候,因为是汉人复辟成功,更是事事都追求完,典章对比不同品官和庶人,分的特别清楚。

    吴有为这个时候也不能声阻止,只能哀哀戚戚的跟在后面,他是亡者的儿,不过是庶,只能跟在后,扶棺,摔丧盆的都是嫡的事,女眷们更是哭的不能自己。

    吴老夫人一边哭一边嚎:“老爷啊!你这就走了!留我一个,呜呜……你带我走吧!老爷啊!”

    那声音大的啊!

    振聋发聩。

    虽然男女分开走,但是隔着好远就能听到吴老夫人的声音,这音量,也是佩服了。

    吴有为也哭,只是他的哭是无声地哭,神哀愁,心丧若死。

    吴俊也哭,但是他嚎没泪!

    而且因为吴俊是嫡,要从家门开始磕,磕到街上才可以,要不是因为这里是京城,照规矩,是要从家门磕到家庙,再从家庙磕到墓地的,这个时候,吴有为一都不羡慕他,真的!

    这么磕去,很容易得脑震啊!

    事实证明,吴俊磕的时候也没真的傻到使劲儿磕,那他事后肯定会得脑震

    虽然在明朝这个时候,还没“脑震”一词……。

    但是这娘俩儿的举动,跟吴有为真心的“哭”一比,就太有戏的嫌疑了。

    吴俊意识到不妥,可是殡的时候,他怎么办?总不能让人将庶弟在众目睽睽之,撵走吧?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