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2)

    吴肃整日跟着季夫学史,从三家分晋、商鞅变法,到始皇功过,如今讲到了楚汉争霸。季夫在讲课之余,还要抛问题,让吴肃自己思索,回去还要成文章。

    那人回:“是。”

    我们华夏民,向来是直着脊梁骨的。臣民们拒绝接受敌人的劝降,也拒绝了这位被俘的皇帝陛。在傲骨铮铮的忠臣的带领,华夏迎来了一位新的皇帝,之前那位的弟弟,并向各地发勤王令,誓死捍卫疆土,保护皇帝。

    不过这位皇帝陛既没有征的经验,也没有征的准备。军备、粮草,什么都来不及布置,凭借着“奉天承运”,就带着臣民们浩浩地往北疆发了。

    吴肃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理说正是“男天立地,势必要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小小年纪就开始认命,季夫不得不问起缘由来。

    一朝天一朝臣,如今的朝堂上,“太上皇”的臣民们几乎已经绝迹了,活跃着的,都是拥新皇陛的。不过,据传,皇帝陛,似乎有些不大行,于是各路的鬼蛇神,又活络起来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新继位的皇帝陛认为自己面对盛世江山,政已然没有了可为之,于是只能从外着手了。为了能让史官在史书上替自己多记几笔,皇帝陛于是御驾亲征,要去开疆拓土一番。

    正好,卫老先生也不甘于远在江湖而对庙堂之事不上手。

    “卿,你怎么看?”卫老先生问。

    吴肃自小备受,吃穿不愁,还在圣贤之上别有天赋,如今消沉也不过是因为自小的朋

    于是吴肃就这么将文章来,中心思想是楚王争不过汉王,是他命不好。

    吴肃的父亲自那日与人商议后,又接连向人打听朝堂之事。

    不过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皇帝陛与他的臣民们用“惨败”终结了这场“来得突然又结束得突然”的征。

    这一日,季夫留给吴肃一个问题:“为何西楚霸王项羽敌不过汉王刘?”

    历来关于“刘项之争”就各有说法。总之汉王斩蛇起义,自承天命。楚王任人唯亲,识人不明,不得不乌江自刎,真是时也,命也。

    作者有话要说:

    吴肃的父亲终于找到了机会。

    吴肃的父亲只是一芥乡民,空有一颗“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心。当初的太`祖陛起事前也不过是一芥乡民。吴肃的父亲远没有不臣之心,只是人活一遭,总是得要有些追求。

    很不幸的是,皇帝陛被敌方俘虏了。

    泱泱华夏岂会敌不过蕞尔小,敌人不得不撤退言和,还送回了之前被俘的皇帝陛,不过现在应该是“太上皇”了。

    此时,从来一个人,回:“恭谨有余,勇毅不足。不过忠诚可信。”

    王朝其实在不久前政变过一次,这是自开国以来,第二次的政变了。第一政变隔得有些远,我们暂且不去说它,且说这第二次。

    自成`祖以来,接连好几位皇帝,都是勤政有为、民如的好皇帝,他们为孙后代留了一个海富庶,朝野清晏的盛世江山。

    季夫看到的时候,有些吃惊。

    第12章 又过一年

    卫老先生说:“用的就是不足之。”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