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2)

    一路上,他拧着眉,脑中翻来覆去地咀嚼着闻守绎的那句“韬光隐晦,不功不过”,总是有些不得要领,这与他赴京之前心中盘算好的计划落差太大,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韶宁和拱手:“大人请讲,学生洗耳恭听。”

    韶宁和便又低去,低声:“学生不敢。”

    闻守绎不动声地观察着韶宁和,似乎想从他脸上探究什么。但韶宁和只是低眉顺目地垂手立着,看不丝毫违和之

    “少爷,您回来啦?”万木一边忙碌着,一边还神十足地跟韶宁和打招呼。

    “还没有,官抵达繁京之后,便直接来了丞相府。”

    闻守绎看了看韶宁和衣袍上沾染的雪泥,嘴角浮现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何必这么着急?”

    闻守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宁和,几年不见,嘴溜了不少,与当初那个拧完全判若两人,倒叫我刮目相看了。”

    韶宁和低了低,恭谨:“学生懂得。”

    闻守绎轻拍了拍衣上尘土,淡淡:“宁和,你既认我为师,我便再多嘴叮咛你几句。”

    “怎么?你心里有意见?”

    韶宁和忙上前搀了一把,待闻守绎站稳后,便又恭恭敬敬地退了回去。

    韶宁和还待要说什么,忽听一名小厮在亭外:“大人,中传来谕,请大人即刻。”

    闻守绎看他一,又:“如果说,我要你在接来的几年之,保持在议郎的位置上,韬光隐晦,不功不过,你能到么?”

    韶宁和一阵错愕,忍不住抬看向闻守绎。

    韶宁和了丞相府,便往自家宅的方向原路走回去。

    “宁和,你能从文锡郡迁至光禄勋,是我向光禄卿荀俭引荐的结果。但我不可能时时刻刻领着你,今后的路,还得靠你自己走。”

    韶宁和于是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后退一步,躬作揖:“谢丞相大人教诲,宁和告退。”

    “官能由一名小小的郡府议曹史升迁为光禄勋议郎,完全仰赖丞相大人提激不尽,所以一车,便迫不及待地先来拜谢丞相大人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韶宁和微微一哂:“那时候,官还是只个不懂事的……这些年,官渐渐明白了一些人世故,细细想来,丞相大人不仅是官的救命恩人,也是官在仕途方面的恩师,丞相大人曾经指官的那些金玉良言,官不敢忘却。”

    推开自家宅院的门时,他发现院中杂草已经除去,整个院落焕然一新,而此刻的万木,还在院里来来回回地搬东西。

    闻守绎说着,缓缓踱至韶宁和侧,拍了拍他的肩:“宁和,我只是看在你唤我一声‘恩师’的份上,随你一句,至于接不接受,全凭你自己主。”

    “打扫得不错。”韶宁和缓步踱了来,环视了一四周,微笑着表示鼓励。

    “既然如此……”闻守绎话说一半,一手撑在席垫上,便要站起来。

    “不敢?”闻守绎漫笑一声,“我知,现在的你,心里肯定不会服气。但需知,这韬晦之术,也是一门艰的学问,不是任何人都使得来的,尤其像你们这样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很容易锋芒太,反而招致祸患。”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