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2)

    西方人对我们的定义。那个人曾经说,香是一个瓶,为什么我们不在里面装上自己的文化,而执着于荷兰的香料和黎的风呢?直到最近,我才觉得朋友的话有理。”

    苏蓝撇嘴:“欧洲是香的发源地。”

    “我知。”

    周天皓在自己工作室里百无聊奈的玩复赛评香参赛表。跟鞋音踩在地板上,由远及近,女助理抱着资料推门来:“老板,新人秀复赛的名单定来了。这是选来的参赛作品。”

    ☆、第5章 否决权

    周天皓随意的翻着复赛名单,手忽然顿住。

    《十二月》

    调香师:张松

    报名城市:c市

    十二月?重名巧合?

    不可能这么巧合。

    “把这个选手的作品给我。”

    女助理很快从一大叠资料中取一份递过来。

    周天皓仔细打量每一方,神越来越严肃。

    绝对不是巧合,这就是当初自己在那家小香店买到的小样。

    香气比当初优了很多,看得调香师在方上了更加细的修改。草木香变得更加清浅,把随后而来的甜香氛衬托得更加温馨。如果之前的”十二月”香氛过度糙得让人一看就知是新手的话,现在的作品则柔和圆,很接近资调香师的手法。这是一款成熟的作品。

    难怪当初买的时候,店里的那个学生说这是半成品。

    但是周天皓的理解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优秀的调香师只通过看方就能“闻”到尚未调制的作品,这是资调香师引以为豪的嗅觉想象力。嗅过上千原料,推过数十款成功作品之后,只用看方表就能“闻”到本不存在的成品的味。这并不是每位调香师都拥有这能力,而周天皓相信自己就嗅觉想象力来说在国同行中是最尖的。如果他排第二,那么想不到谁能够排第一。

    而这张方,他竟然有“闻”不到的地方。

    一款香同时运用了三定香剂,为什么?而且其中两油的使用量和行业通用量有着很大差异。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调香师的个,另一方面则可以解释为——正是它们构成了这回”的特

    知方,并不意味着你能调制相同的作品。香是一妙而的东西,调制过程中震的时间,加次数,甚至香料采购地区差异,都会让你的仿品和原作全然不同。周天皓知,即使自己拿着这张方,依然不能调制肖重云当年的“回”。

    他想起肖重云在纪芳丹若勒的名字。

    东方的肖。

    天才的肖。

    英俊的肖。

    每一个名字都带着开玩笑的意味,可是周天皓知它们被纪芳丹若勒的天才们轻易说,已经带着一认同。

    对肖重云,和他背后所代表的东方文化的认同。

    这个人,为什么,会在回国一年后退本属于自己的舞台?

    周天皓收手掌。

    为什么你要在我终于和你一个世界的时候,转离开?

    连一个像样的理由都没有?

    “老板?”

    周天皓把张松的参赛表递过去,笑:“不好意思,emma,我想查个人。”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