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所谓地痞流氓,地痞是主业,流氓是副业,平日里收完“保护钱”之余,总得抽空猥琐一番才算恪尽职守。

    从永宁到南城的必经之路是一条名为“含山”的古道,古道平整,两侧草木参天蔽日可遮风雨,历来是行商者惯行的官路。

    他一连“诶”了半晌没说出话,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腕子被扭出一个诡异的弧度,空气里都是筋骨错位的响声。

    她却还在问:“还要买吗?”

    沿途的百姓们见了,都不陌生,也不奇怪,知道准是官府要贴告示了。

    半条胳膊愈发有一折为二的趋势,他这会儿不要脸了,嗷地一声:“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可约莫从两个月前起,这条道上便莫名有百姓神秘消失。

    知道对方不是善茬,男子憋着一口气,艰难地哼哼:“不……不买了,不买了。”

    话音刚落,手上的劲力忽的一松。

    摊前的男子正在一堆杂货中挑挑拣拣,磨蹭半刻也不似要买的样子,只拿眼睛不住朝前面瞟。

    对面如花似玉的姑娘不露声色地站在那儿,眸中好像晕染了一点或可称之为笑意的神情,颇为平和地问:“看够了吗?”

    “你这白狐狸皮到底怎么卖?瞧着毛色挺一般……唔,闻着还有股味儿。”

    粘稠的白浆往上一糊,满满当当的一纸墨笔行楷,大家站在远处垫脚张望,猜想八成是又有谁家的亲戚朋友出了事。

    莹洁鲜焕却不失端方,在一众灰头土脸的集市上是十分惹眼的。

    发现对方隐约在出神,男人于是肆无忌惮起来,下流地探过身去摸她虚搭在桌边的手,明目张胆地吃豆腐。

    无怪乎会使人联想到幽冥诡谲之事。

    然而面前的人偏要不依不饶:“说的什么?太小声了,我没听清。”

    “这个月第五个了吧?唉,闹得人心惶惶的,也不知几时是个头。”

    “瞎扯,从前怎么就好好的没事。”后者摇摇头,“依我看,闹鬼是假,山贼作怪才是真,你看老方家都……”

    流言传得沸沸扬扬。

    她的年龄倒是很模糊。

    但说来奇怪,失踪者一不见尸首遗物,二不见匪徒讨要赎金,好像就那么平白无故地从人世间蒸发了,甚至乘车而行的,连车马也一并失去踪迹。

    穿着一件普通的布衣,腰带束起一条粗糙的黛蓝长裙,阳光倏忽打下来,姣好的眉目便显出一种冷冷的清秀感。

    这季节天光亮得早,仅一会儿功夫,烈日已初现形貌,逐渐毒辣起来。

    “诶,诶,诶……”

    这摊主是个美貌姑娘,明丽清雅,秀致纤纤。

    身侧是个空摊位,观亭月的视线在落满枯叶的桌上停留了半晌才移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三两个手摁朴刀的捕快,顶着明艳过头的晨曦自钟楼门洞而来,一路往墙根下走。

    最初大家以为是山贼所为。

    言至于此,两人同时叹了口气,“现在只盼着官府能够快些破案吧,连累大家生意也不好做。”

    他这会儿连“诶”也“诶”不出来了,满脸胀成了酱肝色,双腿因为痛楚发软地往下打弯。

    看着比十六七岁的少女要稳重,又比二十来岁的妇人更年轻。

    “岂止呀,如今连南城都在传了,说那是出了‘黄泉道’‘鬼门关’,专收命薄的,有去无回。”

    那白皙修长的五指纤细分明,男人刚刚触碰到,还未尝得点滋味,一股钻心刺骨的疼痛却骤然袭来——

    刻木雕是她的本业,但除此之外,根据四时节气不同,所卖之物也有诸多变化,比如春天卖花篮,夏天卖莲蓬,入秋了进山打猎卖毛皮……总之,有什么卖什么,生意做得十分灵活。

    观亭月正同前来问价的客人扳谈,就听见旁边的小商贩们杵在树荫下交头接耳。

    开始是零散的一两个过客,到后来甚至演变成一整个商队就地不见。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