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姬炆求丹药(1/1)

    (二百零五)第二幅是姬炆求丹药。因姬炆的故事我已耳熟能详,故前半分匆匆略过,只看史书没有记载到的分,即姬炆带领七千位女离开京城后的故事。她们与天星门两位门人一同来到大树,开始研制丹药,这段记载也证明了我的猜想,那七千名女的确不是什么“药引”,而是实验品。不过,她们并非通过真正的怀来检验药效,而是服药后,摸树的须,门人会须的反应调整用剂,再用河洗净女,即可服第二次药,重复验证,直到丹药的效用达到预期。只有第十五味药例外,第十五味药涉及婴儿的存活,必须要新生儿验证。但很奇怪的是,两位门人是女,在场的七千名女也都是女,图中没有一个男,但图中的女却怀并生了孩,太神奇了。如果那个时候已经实现了孤雌纯坤的繁衍,女国应该成为女儿国一样的存在不是吗?为何还会生呢?太奇怪了,但是我没有在画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它就那么理所当然地画在那里,好像默认观者知晓答案。当十五味药全研制成功后,天星门托中的鱼儿将药方传给了姒国,后来的故事世人已经知晓,姒国雷厉风行,几乎动用国本也要将药推广到全国,但世人却不知晓,那场被姒认为是国运的天降山火,竟是天星门门人的。姬炆知此法之难,一定会导致忧外患,离开时拜托天星门,希望能在女国生死存亡之际伸以援手。天星门居于世外,本不介任何争端,每次实现上山者的愿望都是授之以渔而非直接手,这一次,却乎意料地介了世事。门人在云端瞥见来犯的军队,从空洒,引发了那场山火。

    天星门在这些画中总是神乎其神,无论在刘召的故事里还是姬炆的故事里,都是真正通晓神识的仙人,和我见到的大为不同。想到那群成天用“气”烘衣服、驱蚊的人,我真的很难把他们和这些画中的神仙联系起来,我可能上了个假山吧……结束了一切后,姬炆没有回去继续帝王,而是与剩余的女一同在树眠。她走上山时已经五十六岁,早已过了生育的年纪,故她本人没有参与任何实验,见到其他女为了她的愿望饱受药摧残,她到很惭愧。这棵树就画在画中心,大茂盛,几乎占到了画的叁分之二。树一条蜿蜒而上的河,河四周着大量的植,一直蔓延到崇山峻岭之外。我后退了几步,远远看去,这些画构成了一个女,伸展的树冠是她的发与手臂,枝是她的腰,河是她,也是她的蛇尾。这个图像的廓是……我从袋里摸一枚银币,借着画微弱的光对比了两者。相像,太像了,因为太过吻合我甚至起了一疙瘩。不过,联想到姒后来为了一步改善女质也来到过天星门,她们应该是见过这副画才铸的银币,也很合理。可是,既然她们也来过这里,为什么没有在史书中记载后来的故事呢?姬炆眠的这棵树又是什么?这么大的树,如果真的存在,一定会被很多人注意到,也会有很多记载,我钟树木,钟,也却从未听有人提及过它,不可不谓奇怪,还是说,它只是某东西的象征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