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2)

    包括后人的翻译解说,都不妨当作是‘历史的痕迹’。所谓研究,也可以理解成是利用这些‘痕迹’,合理推测。所以,学术上的真实,首要重态度,其次讲逻辑。尽量收集最多的资料,掌握最全的信息,最客观缜密的分析,以怀疑求真实,是一切研究的。”

    看两个学生似懂非懂,:“就拿这段译文来说,史同,我让你拿据,是让你拿能够说服我,让我相信这些译文准确可靠的理由。而你要说服我,首先必须说服你自己。也就是说,你要动脑对、比较、辨别,确认它是目前已有译文中最好的版本,然后注明来源。或者你觉得它们都不够好,自己对照工书和参考资料,翻译一份来,那更好。”

    “那……那得多少时间啊?太难了……”

    “所以我被你的题目吓了一啊。《大夏刑滥觞考论》——‘滥觞’一词,既指起源发端,又指波及影响,难你预备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考论到近代宦官消失?这可是一辈都未必得完的工程。”

    洪鑫垚背报告的时候已经问过史同,知宦官就是太监,嘴:“要搞你自己搞,我可不陪你研究一辈太监!”

    方思慎看他一:“真正学问,还就是一辈的事,正如前人所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你们知全国各类等学府研究机构专职从事国学领域研究的人加起来有多少吗?”

    “不知。”

    “十万。”

    “啊?!”

    “这些人里边,一辈就研究一件事、一个人、一本书的,比比皆是。”

    洪鑫垚听到这,撇嘴:“这不有病嘛!”他脱,才发现过于忤逆,赶忙补救,“方老师,我不是说您啊,就说他们,那个……”越描越黑,算了,不说了。

    方思慎倒不觉得怎样,淡淡:“人各有志,乐在其中。”

    史同结结地说:“方老师,我,我不想一辈、一辈……研究太监啊!”

    方思慎笑:“我的意思,国学研究本广博,需要专业人士来,但研究神无不在。如果不是真正好喜,不打算以此为职业和事业,比如选修这门课的许多同学,未见得将来一定上国学院去学者,无需执着于成果,重要的是会其神。将来即使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也必有用到这神的时候。”

    史同几乎泪盈眶:“那老师,我可不可以改个题目?改成‘大夏历史上最早的刑’之类。”

    方思慎:“是的,在初级阶段,问题越越好。你这个题目已经多了,但仍然可作多层次多角度拆分。史上最早的刑,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直接原因和层原因是什么?颁布者、执行者和其他参与者都有谁?作方式是什么?对象是谁?有什么后果和影响?……”

    史同捧住脑袋:“老师……”

    “我建议你不妨从中选一个最兴趣的、最的问题,好好查资料,写自己的心得,应该就能成为一篇不错的小论文。”

    史同忸怩一:“其实,其实我对‘作方式’最兴趣……”

    洪鑫垚怪笑一声:“不成不成,我比你更兴趣,这个得留给我,说什么也得留给我!”

    他的搭档早已习惯屈服于洪大少威之,小声:“那……那你写这个,我第二个板块,‘遭受刑的名人有哪些’,正好也是老师说的‘对象’问题。”心说到时候还不是两篇都赖给我写,你抄一份去差。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