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娘(1/1)

     十六娘

    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四愁诗》

    *

    事实证明,未卜先知并不能避免一切祸事。三日后,崔织晚日夜忧思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彼时,她正同父亲和刘夫人一起用午膳,外间突然传来一阵喧嚷,还没等崔一石声问话,却见邓事疾步奔了来,急切:“老爷,事了。”

    后宅室是不许闲杂人等踏足的,刘夫人蹙着眉,当即拿起团扇遮脸,崔织晚却愣愣地望向叩首在地的邓家。

    “姑娘。”直到周氏小声提醒了一句,她才恍然回过神来,可心底却发寒。这时候,这般急切,恐怕除了沉船再无旁事了。

    崔织晚偏过,却见爹爹并未立刻起,而是吐了一气,朝她笑了笑:“十六娘,好好用膳。”说罢,崔一石便领着邓事大步了房门。

    刘夫人有搞不清状况,直到帘落她才记起夫君似乎没穿大氅,赶忙:“快,快把衣服拿去给老爷!”闻言,两个小丫鬟立刻忙不迭地追了去。

    屋里突然寂静无声,刘夫人不免有些心慌,她瞧崔织晚面苍白,难得没说风凉话,倒像个慈母般劝:“别担心,有什么事等你爹回来就知了。齐嬷嬷,姑娘的粥都凉了,给她重新温一碗。”

    然而,刘夫人也没想到,自家夫君这一去就是三天。等崔一石终于回府,家里的气氛已经可以用凝滞来形容了。

    刘夫人虽已知晓发生何事,可她并不,未阁时也是个女,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一见到崔一石就忍不住掉泪。崔一石越看越心烦,他耐着哄了几句,转而对崔织晚:“十六娘,你来。”

    崔织晚跟着爹爹了书房,房没有旁人,崔一石十分疲惫地靠在圈椅上,看着亭亭而立的女儿,苦笑:“唉,真是不信不行啊,十六娘,还真叫你说中了。”

    崔织晚担忧:“爹爹,那几艘商船……现如何了?”

    见女儿虽然担忧,却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崔一石不由得赞赏地

    “三艘船,沉了两艘,约莫没了五六十人。”

    “幸好,邓勇运送的那艘船无事,那艘上面的货品也是最要的。他收信后特意在码招了不少凫的好手,事后救起了不少人。而且,其中有位船夫十分老,竟让船安稳靠了岸。”

    短短几句话,却让崔织晚的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她的补救并非全无作用。既然运往京城的货品安然无恙,那就说明这场祸事的影响起码消减了大半。

    “十六娘,以你看,这件事应当如何解决?”崔一石冷不丁问

    崔织晚没想到爹爹会突然拿这件事考校她,不过,这也并非什么难题。

    她思索片刻,轻声:“女儿愚见,此事应当分而治之。其一,尽快清损失的货品,登记册;其二,妥善安置受伤遇难的船员和其亲眷,莫让他人寒心;其三,咱们家向来以诚信仁义经商,对于那些遭受损失的小商和客人,必须约赔偿,女儿觉得,便是登门致歉也不为过。”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查明事因。”

    崔一石静静听着,原先严肃的脸上,越听笑意越。他望着女儿那幅酷似亡妻的容貌,心中不由得一叹。

    旁人都唤崔织晚“十六娘”,却甚少有人知晓此名的由来。当年,崔织晚的母亲早产,生一个女儿便气若游丝,命不久矣。崔一石至今依旧清楚地记得,那时他的荣娘躺在榻上,面惨白,却仍攥着他的手,对他笑。

    “妾原想织够二十匹云锦,日后留给女儿当嫁妆,如今只织到第十六匹……妾恐怕看不到她大了,崔郎,你千万要善待她……”

    “同辈里,她排行十六,咱们的女儿,就叫十六娘……”

    规矩,族中女是不能同男放在一起排行的,崔织晚是崔家正房嫡女,应该叫崔大姑娘才对。可崔一石却明白夫人的苦心,她是对这个女儿给予了厚望,希望她将来不输男,能够活得洒脱自在。

    “前几件事我已吩咐人去了,这最后一,也已经颇有展。”

    女儿年纪尚小,崔一石并不打算让她知晓太多,他负着手,转而:“你之前懒怠,不肯静心来学东西,日后可由不得你了,开定要好好跟着先生学账目。”

    “欸?”

    崔织晚不明白爹爹怎么突然想到这茬,只听崔一石悠悠继续:“此外,还有一事,为父打算给你去。”

    ————————————————————————————————————————————

    求珠珠!!求评论!!

    预计两章之男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