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2)

    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借烟,偷偷把那张纸烧掉了。

    贴在护照上的签证是奥地利的,瓦西里原本以为自己会在维也纳的使馆里工作,事实上却被关在好几条街外的一家油腻腻的熟店里。一楼是作为幌的店堂,有一排落满灰尘的货架和一个满火的玻璃柜,夏天特别的时候也卖放了冰块的基尔酒。二楼是克格报站,一个霉的密室,堆满窃听设备和无线电发装置,要到这里来还得先上阁楼,通过地板上的一扇暗门爬来。大多数时候只有瓦西里一个人在里面,着耳机,监听一个西德外官。当地外勤在他家里安装了十几个窃听,瓦西里裹着大衣,在这个没有气的老鼠听着耳机里传来的咳嗽声,鞋在木地板上的敲击声,打开酒瓶的叮当声,婴儿号哭,模糊的谈话,一天十几个电话,打给修车行,打给店,打给保姆,打给餐厅,餐厅又打回来——“11号晚上七半,五位客人,对吗先生?需要订酒吗?”——打给大使馆,使馆打回来,换了加密线路,听不见了。瓦西里搓冻僵的手指,一字不落地抄他能听见的每一段对话,翻译成俄语,锁一个特制的红铁箱里,留给夜班发报员加密,发回莫斯科。

    克格本没给他机会好好看看铁幕后面的世界,瓦西里和其他外派人员一起住在一栋1900年建成的木石结构房里,因为鼠患猖獗,所有人喂一只行踪飘忽的黑猫。本应留给门房的位置年坐着警卫,虽然穿着便服,但神看起来就像克里姆林的卫兵。登记,晚上九之后禁止外。瓦西里每天固定的路线步行去熟店,晚上原路返回。这和学校里教的反侦查手段完全相反,要是有人在观察他,不两天就能推断店是克格的窝。瓦西里本想指这个安全漏,但很快就惊奇地发现驻扎在维也纳的报机构互相知知底,中局很清楚这家熟店有问题,克格也早就知直线距离五百米外一家买卖二手乐的店是国人的报站。西德和东德也各自在使馆以外设立了小小的鸟巢,安置那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记者和贸易代表。

    来到维也纳的第三个月,瓦西里总算得到半天休假,破天荒地离开固定路线,漫无目的地在市中心逛了一圈又一圈。他刚开始还担心报站会派人盯着他,最后发现本没有这回事,像他这刚从学校来的小鱼,保密等级太低了,克格本不关心他去哪里,只要在规定时间回去就可以。临近傍晚,瓦西里上电车,在低垂的冬日光里穿过这座奥地利城市的街,目不转睛地盯着沿街的招牌,整个莫斯科的商店加起来,卖的东西恐怕都没有这里半条街的多。人们在冷风里低着走路,怀里抱着颜各异的纸袋,酪和面包。一个骑单车的中年女人从三条错的电车轨中间穿过,背着小提琴盒,冷风起她的发和灰大衣。瓦西里好奇他们都在想什么,铁幕在这里就好像不存在一样。菲利克也许会很喜这里。

    他赶在书店关门之前买了两张明信片,一张寄给尤莉娅,一张给菲利克,这样在审查员中会显得没那么可疑,只是哥哥给妹妹寄一张漂亮画片而已,顺带也给邻家好友一张,正常不过。他用邮局柜台提供的漏钢笔给妹妹写了一句的“带着,瓦西里”,然后对着剩的那张空白明信片发呆,直到柜台后面那个白的雇员温和地提醒现在离班只剩五分钟了,瓦西里才匆忙写一句话,把明信片邮筒里。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