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当千(1/2)

    当千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国监监生们一开始鼎沸的气势被行降温了两次后,不少人看着远影影绰绰的军队,畏惧的心理开始占到了上风。

    幽微的月光,冰冷的刀刃与枪锋反着骇人的寒芒。

    让他们再次回忆起了洪武时代被朱元璋支的恐惧。

    像是今晚这,是绝对不会发生在洪武朝的,也就是建文帝登基这几年优待士绅,真是上有所好、有所效,以至于国监的各项监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分严苛规定都形同虚设,以至于把他们养的有飘了。

    如今有些人冷静来,方才想到,若是没有国师的苦苦阻拦,恐怕他们这些人贸然冲到皇城去,不仅没有叩阙、哭阙的机会,反而会项上人纷纷落地。

    不过仔细想想也知,国师此举,肯定不是无条件地庇护他们,而是为了变法的顺利行。

    毕竟,这些人,其实都是官员的预备梯队,而又恰恰不是官员,无论是思维还是利益,都可以改造换句话说,以后很一段时间,他们其实才是变法施行的主力,也是国师可以争取的重要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姜星火始终不肯动刀兵的原因。

    只要了命令,这些锐甲士,拿着得到的命令就不会收手的,而一动刀,舆论、人心,就都废了。

    变法本来就难,这些国监监生也不是不可以争取,只要有一丝转圜的可能,他都不会这么

    不过这是聪明人的想法,此时大多数人,还是被裹挟着懵懵懂懂,既对前路的甲士到畏惧,又觉得被轻易劝退有些虎蛇尾。

    不是没人觉得国师会把他们带跑偏,但有一个问题,却是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

    那就是,这位国师凭什么觉得他一个人的问题,能难住数以千计的这些大明最学府的学们?而且这个问题,绝不能是与今晚的事毫无相关亦或是无关要的。

    国师阻止他们叩阙的前提,似乎本就不成立。

    见人群趋于沉寂,姜星火抛了自己的问题。

    “诸位声声说我是臣,认为变法是如那般王安石致使北宋衰亡的举措,所以要才要叩阙见陛,请诛杀我,请停止变法,是也不是?”

    姜星火亲了今日之事的缘由,却不待众人回应,继续自顾自地说

    “而之所以今日群激奋,便是因为一字之谬了。”

    姜星火的目光,划过人群,看着一些闪烁的神,他心中知,此事幕后必有主使之人,否则是煽动不起来这么大的规模的。

    不过,却不是追查煽动者的时候,更重要的事是,提前祭撒手锏,平息今晚的意外祸端。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若是置得当,或许今晚能在这些学生中,播撒科学与变法的

    而姜星火的“撒手锏”,便是他在敬亭山,与衍研学程朱理学,所悟的“借”之法。

    一开始,姜星火本打算直接用科学对抗程朱理学,或者是用心学挑战理学的统治地位,但如今想来,却是有了更好的办法。

    六经注我,我又何尝不是在注六经?

    “我要说的是,雨已有天理,世上当然有天理,万事万都有天理。”

    “那么请问,朱继承自二程洛学派衍生的南一脉的格论,最终格的天理,究竟是什么?”

    “如果诸位能答得来,我带诸位前去叩阙,军队绝不阻拦。”

    “如果诸位答不来,不妨听听我的答案,大多数人认可的话,诸位请回。”

    听了姜星火的问题,国监监生们的最后一丝躁动,都熄灭了来。

    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这似乎是某个注定要载史册的终极时刻。

    这将成为有明一朝,最为著名的辩经。

    历代变法,思想先行。

    如果姜星火输了这次辩经,那么变法的造势与理论,就将一蹶不振。

    而如果赢了,那么这便是。

    姜星火,一人当千!

    一位儒生打扮的年轻人站在前几排,被监生们拥簇来,率先开

    “学生范惟兴,斗胆照朱的经义谈一谈天理。”

    “请说。”姜星火示意

    这位名叫范惟兴的年轻人看着周围黑压压的人张地咽了唾沫,声音有些发颤,但还是定地说

    “朱曾言,太极,形而上之也。”

    “理,形而上者;气,形而者。”

本章尚未完结,请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