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2/2)
从殿内出来,走在禁宫的甬道里,某人那一腔欢喜都快写在了脸上,满面皆是眉飞色舞。
“实不相瞒。”燕山一口气不停,“臣此行受观姑娘照拂极多,早对她日久生情,想恳请陛下赐婚。观姑娘若嫁入我侯府,也可在军中暂挂虚职,倘若日后北境有难,姑娘能与臣并肩而战,一则可堵言官之口,二则也能报陛下知遇之恩,岂不两全其美。”
他说,“便回去等圣旨吧。”
“你大哥偌大一个商行要打理,未必想踏入庙堂;你二哥呢,本就和金家联姻,算是半个自己人;你四哥腿脚不好,不便为官……你三哥,我不说你也知道。相比之下,你在百姓里的声望倒是比他们更甚,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可是为什么?朝廷不缺厉害的将军,没必要非得留住我。”
她注视着足下阳光拉长的影子,“但我不会进大绥的朝堂。”
郑重实吃完了惊,方才开始仔细回味这番言语,似乎觉得又有那么一点道理。
观亭月梳理着思绪点头,“那为什么不是我的几位哥哥呢?毕竟我是女儿身,要做官,他们应该更合适。”
观亭月:“……”
盖子甫一打开,郑重实往里看了一眼,便似是而非地轻哼。
他此刻心情愉悦,也不在乎她讽刺自己,“我能求到圣旨,便是拍一百个马屁也值得。”
观亭月放慢脚步,故意拖着时间同他讲话:“诶。”
他故意拖长尾音。
郑重实懒洋洋地靠在帽椅内,胳膊肘搭着扶手,漫不经心地望向堂下的两个人。
燕山好整以暇地抱起胸怀,连语速都轻快许多,“他想让你做大绥的官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我一早就知晓今日宣你入宫会是这个缘由。”
“你想想看,观氏在民间声名远播,甚至怀恩城还有你的生祠,只要提起观家,谁人不赞一句忠臣良将?与其灭你们满门,倒不如把你收入麾下,连世代忠良的观家如今都另择贤主了,那些还对前朝抱有希望的人,不更应该趁早断了念想吗?这不比武力镇压有用?是一步好棋啊。”
他缄默地把胡须在指尖绕了个圈,正斟酌之际,底下一个太监忽弓腰来报。
太监将描金漆的盒子举过头顶,碎步上去,恭恭敬敬地摆在他手边。
郑重实瞥到燕山的眼神,倒是笑了一下,“定远侯听见了?”
后者从善如流地挑眉,“爱卿但说无妨。”
“既然永嘉长公主都认可这门亲事,朕自然也无异议……你怎么看呢?”他问观亭月,“我们这些个局外人说得热闹,倒不知你意下如何?这婚姻大事,总也得讲究个你情我愿。”
怪道都说郑重实最会揣度人心,而今一见,果真不假。
得天下易,得人心难。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燕山压低眉眼,“臣以为,庙堂老学究者甚多,女子入朝本就是特例,恐遭百官反驳。臣倒是有个提议……”
*
“你好会拍他的马屁,平日怎么不见你油嘴滑舌。”
里面放着的是一碟莲花酥,竟给做成了并蒂莲的模样,他何等聪明,一见便知其意。
“我明白啊。”燕山笑了笑,“所以,我这不是去替你解围了吗?”
“那不尽然。”燕山道,“听他的语气,对你们家的情况多半摸得一清二楚。”
“她的耳目倒是灵敏得很。”
他皱眉,“她这会子送什么点心。”
她于是自鼻腔内“嗯”了一句出来,“但凭圣上做主。”
郑重实明显被他过于突然的举动给惊到了,这位据说是大绥朝最难说媒的青年才俊,许多大臣私下传言他好男风,不近女色,难得今日竟能听到此人开口求婚旨,简直堪比铁树开花。
话虽嫌弃,倒是没拒绝,“放人进来吧。”
她朝旁边轻翻了个白眼,又悄悄问,“你们到底都跟他说了什么?他竟会主动提出让我入仕。”
“陛下,永嘉长公主派人来送点心。”
后者轻轻一笑,“还能说什么?自然是往死里夸你了。”
她目不斜视,余光里也能感觉得到旁边炙热的视线,观亭月心想,我怎么看,我还能有什么意见吗?